![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90710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PPT全册
语文四年级下册20 古诗三首综合与测试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20 古诗三首综合与测试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1pptx、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2pptx、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第7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课时3pptx、22古诗三首塞下曲mp3、22古诗三首墨梅mp3、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你从左边的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与右边的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幅水墨画,只用了墨,没有其他颜料,与平常看到的梅花颜色不一样。
一树梅花傲然绽放,却是墨色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画诗《墨梅》,作者是王冕。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擅长文辞书法的画家,将长短不一的诗文搬到画幅上去,使其产生一种诗绘并工的艺术效果。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老村、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和自己的隐逸生活,诗风质朴刚健。主要作品:《竹斋集》,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王冕(1310—1359)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jí)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树,朵朵盛开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墨痕。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思考:王冕笔下的墨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生长的环境特别。王冕画的不是荒郊野外的梅花,这花是有主人的。它是王冕自己家的梅花,王冕园子里的梅花,这梅花就长在他家的池子旁边,当然就有了他家的特点。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我家洗砚池头树”——树长在洗砚池旁,有底蕴。
中国画的画法之一。用“淡墨”画出的梅花显得清浅,清雅入骨。
图文结合,读出墨梅的颜色和气质的独特。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思考:王冕强调的是什么?
墨梅不图名。这一树墨梅坚信自己根本不需要浓妆艳抹,自带悠远的清香就足够了。
墨梅有追求。墨梅的香气会一直流传,直至充斥于天地之间。
想一想:这两句诗表现了墨梅怎样的精神品格?
梅花,“四君子”之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赞其形,赏其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其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前两句写墨梅的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要读出赞美的语气和自豪感。后两句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清高品格,要读得坚定有力。总之,要读出自信、昂扬的精神,读出不图名、有追求的志向。
补充资料:王冕小时出身寒微,白天给人家放牛,晚上再到一个寺庙的长明灯下读书作画,通过艰苦的学习,成为一代才子,得大名于天下。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儒林外史》上说,明朝的黄帝朱元璋都亲自表示希望他出山做官,但是王冕却不慕荣利,布衣终身。更可贵的是,王冕生活在元末乱世,一生经历坎坷,但内心非常强大。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以及这些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的品性从未受到世俗污染,依然冰清玉洁,同时突显出诗人坚守清廉正直的高洁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这两句诗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
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自身高洁品质的写照,诗人借墨梅自喻,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这三首诗,虽然诗人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但每首诗里蕴藏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品格。
左窄右宽,“见”的撇伸至“石”的下方。
左右等宽,左侧笔画紧凑,右侧笔画舒展。
左窄右宽,“土”的末笔横变提,“口”略扁。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托物言志,借墨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三、理解 《墨梅》,完成后面的练习。
诗中一“淡”一“满”用词巧妙,其妙处表现在( )。(可多选)A.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B.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 C.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 D.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墨梅》里说的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王冕学画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王冕。因为家里穷,他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4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 PPT课件+教案,文件包含22古诗三首教案匹配版推荐❤pptx、22古诗三首教案doc、梅花三弄mp3、汉字演变-壶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灰吟》作者于谦,走近作者,方法导学,朗读指导,明诗意,看图记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成粉末,不怕牺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2.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共6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