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华师大版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等奖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等奖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会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三角形外角和内角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和.
【情感态度】
结合实践与应用,充分感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体会三角形的外角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之间的关系转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其外角的和.
【教学难点】
三角形角的有关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它相邻的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
【教学说明】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复习,为本节课作准备.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你能用几何知识进行证明吗?如图,已知△ABC,分别用∠1、∠2、∠3表示△ABC的三个内角,证明:∠1+∠2+∠3=180°.
解:延长BC至点E,以C为顶点,在BE的上侧作∠DCE=∠2,则CD∥BA∵CD∥BA∴∠1=∠ACD∵∠3+∠ACD+∠DCE=180°∴∠1+∠2+∠3=180°
2.你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吗?
【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如图,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对应一个相邻的内角和两个不相邻的内角,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是与这个外角不同顶点的两个内角.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很显然:∠CBD(外角)+∠ABC(相邻内角)=180°
那么外角∠CBD与其他两个不相邻的内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CBD+∠ABC=180°
∠ACB+∠BAC+∠ABC=180°
∴∠CBD=∠ACB+∠BAC
【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外角有两条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与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相邻的外角分别有两个,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从与每个内角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分别取一个相加,得到的和称为三角形的外角和.
问:你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来说明图中∠1+∠2+∠3=360°吗?
∵∠1+∠ACB=∠2+∠BAC=∠3+∠ABC=180°
∴∠1+∠2+∠3+∠ACB+∠ABC+∠BAC=180°×3
又∵∠ACB+∠BAC+∠ABC=180°
∴∠1+∠2+∠3=180°×3-180°=360°
【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教学说明】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几何证明,使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以及外角的性质掌握的更牢固.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A.45°
B.60°
C.75°
D.85°
2.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2=∠4+∠7
B.∠3=∠1+∠6
C.∠1+∠4+∠6=180°
D.∠2+∠3+∠5=360°
3.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哪个不可能是∠B的度数?( )
A.37°
B.57°
C.77°
D.97°
4.如图,l∥m,∠1=115°,∠2=95°,求∠3的度数.
如图,求∠A+∠B+∠C+∠D+∠E的度数.
6.如图,∠ABC=31°,又∠BAC的平分线AE与∠FCB的平分线CE相交于E点,求∠AEC的度数.
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求∠BDC的大小.
【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三角形内角与外的有关计算问题.从中总结角的有关计算的规律.
【答案】
1.C
2.C
3.C
4.解:∵l∥m,∠1=115°,
∴∠4=180°-∠1=180°-115°=65°,
又∠5=180°-∠2=180°-95°=85°,
∴∠3=∠4+∠5=65°+85°=150°
5.解:如图连接CE,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1=∠A+∠B=∠2+∠3,
在△DCE中有
∠D+∠2+∠DCB+∠3+∠AED=180°,
∴∠D+∠A+∠DCB+∠B+∠AED=180°.
6.解:设∠BAC=2x°,
则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
∠BCF=(2x+31)°,
∵∠BAC的平分线与∠FCB的平分线CE相交于E点,
∴∠EAC=x°,∠ECD=(∠E+x)°,
∵∠ECF是△AEC的外角,
∠ECD=∠ECF,∴∠ECD=∠E+∠EAC,
即:∠E+(∠E+x°)=x°+31°,
解得:∠E=15.5°.
7.解:如图,延长BD交AC于E.
∵DA=DB=DC,
∴∠ABE=∠DAB=20°,∠ECD=∠DAC=30°.
又∵∠BAE=∠BAD+∠DAC=50°,∠BDC=∠DEC+∠ECD,∠DEC=∠ABE+∠BAE,
∴∠BDC=∠ABE+∠BAE+∠ECD=20°+50°+30°=100°.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
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教材第79页“练习”.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与同学交流合作,大胆探索、猜想,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老师“导”学生“学”.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归纳、对比对于知识的掌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找出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捷径,并熟练应用.本节课中有的学生尽管知道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却仍习惯性地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求外角,费时费力,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4 设计轴对称图案获奖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精品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