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第1页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第2页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共16页。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式书写】
    碳  铜  臭氧  氢氧化钠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铜  碳酸  碳酸钙  氢氧化钙  盐酸


    【化学方程式书写】
    1. 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1)碳充分燃烧
    (2)碳还原氧化铜
    (3)一氧化碳燃烧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6)碳酸分解
    (7)碳酸钙分解
    (8)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 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
    (1)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命题规律】
    1.考查要点:①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分析;③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
    2.命题形式: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在填空及简答题中也会考查不同碳单质的用途,如活性炭可用作净水剂。

    1. 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质地较软 B. 由碳原子构成
    C. 可做装饰品 D. 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2.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可作散热材料 B. 是一种化合物
    C.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命题点2 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
    【命题规律】
    1.考查要点: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二氧化碳的用途;③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2.命题形式:通常会以对比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有时会结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以图片的形式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 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有毒   B.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 干冰可用于工人降雨  D.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6. 如图是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第6题图
    A. a装置中现象是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
    B. CO有毒应加尾气处理装置
    C. 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此反应可体现CO的还原性
    7.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8. 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

    第8题图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________。
    A. NaOH溶液 B. NaCl溶液 C. 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__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__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9.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第9题图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命题规律】
    1.考查要点:①实验原理;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③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④仪器的选择和组装;⑤发生装置的优缺点分析;⑥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命题形式:以实验探究题为主,有时也会在选择题中结合实验装置图进行考查。

    10. 如图Ⅰ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1
      
    第10题图2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作反应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Ⅱ所示装置,你认为________(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图1所示装置还可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小红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三种装置,用三种不同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______装置更为合理。
    11.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请回答问题:

    第11题图
    (1)写出仪器H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4)小佳同学想用此套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填装置字母)
    (5)若用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K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
    (6)利用补充完整的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4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命题规律】
    1.考查要点: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②“低碳生活”的判断;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2.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偶尔会结合其他知识在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
    3.命题背景:常结合“世界环境日”等社会热点和宣传口号等活动进行考查。

    12. 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H2 B. N2 C. O2 D. CO2
    13.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 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 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
    D.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要点突破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O2 B. N2 C. CO D. CO2
    2.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供给呼吸 B. 用于灭火
    C. 用作气体肥料 D. 生产碳酸饮料
    3.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 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 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 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5.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
    A.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6.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 CO2可作为生产尿素的原料
    D.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7.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第7题图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变色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8. ( 6分)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碳酸钠 ②甲烷 ③一氧化碳 ④碳酸,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______。
    (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倡导“低碳 ”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9分)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

    第9题图
    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O2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②SO2+2NaOH=== Na2SO3+H2O
    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初中学过的________也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________氧化物(填“金属”或“非金属”)。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1分)
    10. (8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
    (1)D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下同)。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_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__。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1. (5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第11题图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8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蜡烛、火柴及以下仪器(如图1):

    第12题图1
    请回答:
    (1)仪器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常用仪器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图2):
    ①补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第12题图2
    ②如图A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可用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0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讨论分析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第13题图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化学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书写】
    1. (1)
    (2)
    (3)
    (4)
    (5)
    (6)
    (7)
    (8)

    (9)

    2. (1)

    (2)
     
    (3)
     
    (4)
     
    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1. A 【解析】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色泽美观可做装饰品,碳的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可以燃烧,A错误。
    2. B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B错误;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导热性能,因此可作散热材料,作电池的电极,A、C正确;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3. D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D正确。

    命题点2 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
    4. A 【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错误,B正确;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C正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D正确。
    5. A 【解析】
    A

    二氧化碳无毒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其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而落下
    D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6. A 【解析】a装置中的现象是管中的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A错误。
    7. C 【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的种类不同,A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B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与水不反应,C错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常温下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8. (1)A (2)CO 稀硫酸(或稀盐酸)
    【解析】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先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酸盐分离出一氧化碳,然后再利用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分离出二氧化碳。(1)广口瓶中液体起到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浓度小,所以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变成碳酸钠,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打开K2通入混合气体后,一氧化碳气体排出,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关闭K2打开K1,向广口瓶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离出二氧化碳。
    9. (1)水 (2)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 H2CO3 
    (3)④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实验1中将干燥的石蕊纸花和喷水后的石蕊纸花分别放入到二氧化碳气体中,由此可知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水。 (2)实验1中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的气体中不会发生颜色变化,但是将喷水后的石蕊纸花再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会观察到石蕊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其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3)实验2中,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而会观察到④号棉球先变红,一段时间后①号棉球再变红,而②、③号干燥的棉球不会变色。

    命题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0. (1)锥形瓶 集气瓶 (2)稀盐酸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反应的进行和气体的收集 (3)Ⅱ 能随时控制反应速率 2H2O2 2H2O+O2↑ (4)向上排空气 B
    11. (1)长颈漏斗 (2)CaCO3+2HCl=== CaCl2+H2O+CO2↑ (3)A、B、G、H (4)J、I(顺序不能颠倒) 
    (5)或 (6)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出气口处,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H是长颈漏斗。(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需使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应选择的仪器为A、B、G、H。 (4)根据题干信息“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首先需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然后再利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所选用的装置及连接顺序为J、I。(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保证长管进气,短管排气,图示为:或。(6)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出气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命题点4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2. D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等。故选D。
    13. B 【解析】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均符合“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A、C、D均正确;废旧塑料和橡胶燃烧会产生气体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B错误,故选B。

    要点突破训练
    1. C 【解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没有毒性,A、B、D错误;一氧化碳有毒,C正确。
    2. A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 C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A正确;干冰、金刚石和大理石中都含有碳元素,B正确;属于单质的是金刚石,干冰属于化合物,C错误;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正确。
    4. B 【解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超量排放会增强“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会引起中毒。
    5. B 【解析】木炭粉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使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B符合题意;活性炭有吸附性,将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墨水的颜色会消失,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D不符合题意。
    6. D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A正确;CO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CO炼铁,B正确;CO2可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可用于生产尿素,C正确;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而且差别很大,D错误。
    7. A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时,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后变成干燥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色,而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时,潮湿的二氧化碳中有水,会生成碳酸,所以纸花变红色,故选A。
    8. (6分)(1)②(1分) ④(1分) (2)C+O2 CO2(2分)
    (3)CO2(1分)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1分)
    【解析】(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 (2)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3)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温室效应;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有很多,如: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双面纸张、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等合理即可。
    9. (9分)(1)C2H5OH(1分) C+O2 CO2(2分) CO2 + H2O === H2CO3(2分) +4(1分) (2)SO2(1分) CO2(1分) 非金属(1分)
    10. (8分)(1)集气瓶(1分) B(1分) (2)A(1分) D(1分)
    将长颈漏斗末端伸至液面以下(1分) (3)c(1分) ①(1分) ②(1分)
    11. (5分)(1)分液漏斗(1分) (2)b(1分)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4)①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分) ② 2H2O2 2H2O+O2↑ (1分)
    【解析】(1)仪器x的名称为分液漏斗。(2)若用装置B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导管口通入瓶内将水从a端口排出。(3)C中红热的铁丝能燃烧,D中常温下的铁丝不燃烧,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4)①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说明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②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A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则A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12. (8分)(1)长颈漏斗(1分) (2)酒精灯(1分) 2KClO3 2KCl+3O2↑(2分) (3)①稀盐酸(或稀HCl ,盐酸,写浓盐酸不得分)(1分)  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等)(1分)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分)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等合理即可)(1分)

    【解析】(1)仪器⑦是长颈漏斗。(2)题中给出的试剂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氧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加热,所以需补充的仪器是酒精灯,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在二氧化锰催化下,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①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题中已给出石灰石,所以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补充稀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影响二氧化碳的纯度,所以不能用浓盐酸);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可推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所以用排水法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时,需将水和二氧化碳隔绝,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即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13. (10分)(1)2NaOH+CO2=== Na2CO3+H2O(2分)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变小(1分) (2)有气泡产生(1分) Na2CO3+2HCl=== 2NaCl+H2O+CO2↑(2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BaCl2+Na2CO3=== BaCO3↓+2NaCl(2分) (3)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相同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氢氧化钠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的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氢氧化钙很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1分)

    【解析】(1)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饱和的NaOH溶液中时,NaOH会与CO2反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因而会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除此之外,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变小,使试管内的液面上升。(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而向A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时,会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向B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会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 BaCO3↓+2NaCl。(3)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中氢氧化钠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的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氢氧化钙很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







    相关试卷

    专题16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16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共8页。

    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共28页。

    专题10 认识化学元素-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10 认识化学元素-2021年中考化学命题点分析与精练,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