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9118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1 相交线(教案) 教案 17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2.1 平行线(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初中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会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简单的图形了解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再由浅入深地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情感态度】
通过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三类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的认识,体会识图的重要性,提高看图识图的本领.
【教学重点】
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 如图,两条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了八个角:∠1,∠2,∠3,∠4,∠5,∠6,∠7,∠8.
(1)观察∠1与∠5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2)观察∠3与∠5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3)观察∠3与∠6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
【教学说明】在本问题中,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完成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作如下指导:先看这两个角与两条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再看这两个角与第三条直线EF的位置关系.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 已知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怎样判断它们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归纳结论】1.定义:
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两个角叫同位角.
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之内,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两个角叫内错角.
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之内,在第三条直线同一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2.要判断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可先判断出第三条直线,第三条直线的显著特点是与两个角的边都有关.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如图,(1)∠B与哪个角是同位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2)∠B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3)∠C与哪个角是内错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4)∠1与∠B是同位角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本环节易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同学们回答,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答案】略.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学生对简单图形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判定较正确,但一些略复杂图形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就不够全面.针对课堂反馈的信息应及时对学生补差补缺,对角的理解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人教版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