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展开【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知识要点】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自发表学术和政治主张的局面。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
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由原先的“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3.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孟子思想:
“仁政”思想: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善论。
3.荀子的思想
“仁义”和“王道”;载舟覆舟说;性恶论和重礼乐教化。
4.历史地位: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战国后期成为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 老子
“道”为万物的本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朴素辩证法思想。
2.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韩非子:
“法”“术”“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重难点解析】
1.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历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司法、治安的官员),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2.关于仁的学说:
仁的学说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即对人要有爱心。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要遵守周朝的礼制,也就是当时的各种制度和道德规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3.关于孟子的仁政: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4.关于荀子的仁义和性恶论:
仁义,就是仁爱与正义。荀子将仁的思想上升到道德伦理的高度,希望建立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社会价值观念。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教师应给学生强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有三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仁”和“德治”方面,他们一脉相承。但是在具体主张上也有差异。特别是在人性方面,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善恶的判断,孟子和荀子的主张相反,但是孟子和荀子都主张加强教育,使人向善。
5.关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的理想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实,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关于法家思想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冷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道家思想的阴柔和法家思想的激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道家思想对世界本源的思考及阴阳辩证的思维模式,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比而言,儒家思想则显得中庸(温和、持中)一些。
这三家学说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别被统治者采用,并进行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各自的弱点,并相互借鉴吸收,最终,比较中庸的儒学成为了我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
【教学策略】
本单元内容,是必修三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难在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理解障碍。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结合史料,把本课的基本概念解释清楚,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内涵,为后来的理解、分析、问题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情,适度增加史料阅读解析,用教学课件或板书展示核心史料,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核心意思,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理解,用事例来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
在板书设计上,可以创新思路,用结构图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内容。
【高考真题】
1.(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2012·上海单科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3.(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第1课
D
C
A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共10页。
人教版 (新课标)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讨论比较,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