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01
    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解析,教学策略,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法家、道家、儒家的代表,在春秋战国乱象丛生之时,提出了各自的治国方略。在秦朝、西汉初、汉武帝时期,三个学派先后被作为统治思想。这种发展演变的背后,有哪些重要的决定因素?让我们来思考,解答。
    【知识要点】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
    (1)背景:社会经济残破。“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做法: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2.西汉社会危机的增长: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需要在新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抵御外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
    (1)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用儒学选拔官吏。
    (2)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3)举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教授,考试合格者可以到政府任官。(前124年)
    (4)下令郡国设立学校,教授儒学。
    2.结果: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重点难点解析】
    1.董仲舒对儒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董仲舒密不可分。
    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帷外门生,一个对一个口传),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创造了“天人感应”理论。这就是他连续三次回答汉武帝提出的问题,因此受到任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
    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的思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教师要向学生强调:
    董仲舒强调“大一统”,要求统一思想,让天下人听命于皇帝,以此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此同时,董仲舒又通过“天人感应”,将自然现象与皇帝的施政联系起来,用“天意”来约束皇帝的行为。
    2.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的必然性及其内在矛盾
    经过秦朝法家思想的实践,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创建皇帝制和普遍推行郡县制;西汉初运用黄老思想,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法家和道家学说分别取得了较大成功,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些学派思想的问题。如法家的严刑峻法导致暴政,道家的无为而治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对边患束手无策。在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动员社会力量,解决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董仲舒在吸收法家思想后,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给儒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学说,造成了两汉时期谶纬迷信思想泛滥。后来随着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发展兴盛,儒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需围绕的主要线索:
    1.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改造?改造后的儒学有何特点?
    要引导学生理解好这一问题,除了教科书和教案中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去理解、思考:
    儒家学说原来主张分封制,反对中央集权,所以在战国时期得不到统治者的推崇,秦朝时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西汉初,儒学逐渐复兴;在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再次分封,建立侯国,化解了统治危机,儒学地位迅速提升,由此也形成了汉代儒学“外儒内法”的特色。在表面上仍然主张分封,注重皇族内部的血缘、亲情,实际上,削弱了王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大一统”就是这一特点的反映。
    通过主张大一统、宣扬皇帝是天子、三纲五常等,确立了皇帝在伦理道德体系中的神圣地位。
    2.汉武帝通过哪些政策,使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
    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要推崇某一派学说,你打算怎么办?
    然后对比汉武帝的做法,体会其措施的特点及高明之处。
    顺便强调“五经”是哪五部经典。
    【高考真题】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3.(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5.(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第2课
    D
    B
    B
    B
    A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解析,教学策略,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