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件3(人教版选修4)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91272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追求礼乐的一生,孔子生平介绍,2追求礼乐的一生,思-悟,时代背景,宥坐之器座右铭,中庸调整方法,①调整对象,古代大教育家,对中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儒士?)②创办私学,收徒讲学③从政失败(中都宰、司寇)④周游列国(思考:教材P21资料回放?)⑤整理典籍(“六经”)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孔子一生追求礼乐,体现孔子的何种精神?2、孔子为何幼年立志学礼乐?你认为与什么有关?3、孔子“从政失败以及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反映了什么?4、……
生长环境、个人因素、社会现实、现实遭遇
孔子的主张不适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
材料:“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注: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成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1、“礼”(等级规范)
礼:即周礼,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社会)礼:用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个人)主张:克己复礼,恢复社会秩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质:礼实质是一种严格等级贵贱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材料阅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学思之窗”说说“仁”的含义。“礼”与“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仁(人际关系)①“仁”的含义仁:就是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美德。仁政: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地位:孔子思想的核心,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③“仁和礼”的关系只有礼而没有仁,会加深社会对立,激化矛盾;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线。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评价: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浙江海宁)王国维
礼和仁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仁关系: 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②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了“仁”?
孔子虽非帝王,但历代帝王皆以孔子的思想治国,故敬奉为先帝,特做帝王像 。康熙帝尊孔子为“万世师表”,你又如何理解?
孔子在教育思想、办学形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有哪些成就?孔子在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方面有哪些重大成就?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
2、在教育对象上: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3、在培养目标上: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还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学而优则仕”
4、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孔子与子路\冉的对话
5、教学内容:孔子整理“六经”,成为封建社会教科书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伏尔泰在孔夫子石像下写下了如下的四行字,以表达他对这位圣贤的尊敬心情。“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①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仁、礼、道义)。②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私学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也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
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互为表里”,苛政猛于虎也,对中国,对世界,对当今,千变万化的孔子形象,我的孔子印象,300字以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背景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1,问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孔子的故乡,孔子办私学,《诗经》书影,《周礼》书影,时代背景,思想核心,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尊尊核心尊君亲亲,“正名”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