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时训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詹天佑出生在 ,原籍 与 缔结合同后赴美留学。1888年,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 工地任 。清政府上马 工程难点是 詹天佑用 建造桥墩。 年被任命为 总办兼总工程师。勘定 ,战胜 隧道技术难题,设计 路线,采用 法解决隧道困难。 年, 提前全线通车。为中国的 鞠躬尽瘁,,在晚清逆境中支持 ,推动 。
同步测评
一、选择题
1、推动中国首批幼童赴美留学的直接原因是 ( )
A、清政府巩固统治 B、洋务运动的需要
C、幼童在中国无法学习 D、人民的强烈要求
2、詹天佑设计“人”字铁轨,是为了解决 ( )
A、滦河大桥墩建造问题 B、八达岭隧道技术问题
C、铁路路轨铺设问题 D、铁路弯度难题
3、铁路的兴起是哪一重大事件的成果 (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工业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材料二:幼童们非常容易“美国化”,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开一根假辫子装上,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遵守了。还告别好动,经常出没于篮球和足球场上,詹天佑等人还组织了棒球队。负责管理留美幼童的清廷守旧官僚视幼童的这种新变化为大逆不道,清政府对他们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最后不得已于1881年将幼童凄然撤回而告终。
——《天津日报》(2004年12月23日)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反映了清政府让幼童出洋的目的何在?与哪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⑵、材料二说明清政府的目的达到没有?试结合材料说明。
⑶、如何评价清政府让幼童出洋这一事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 冷战的开始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杜鲁门说,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杜鲁门声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躯第2课 圣雄甘地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综合训练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