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展开《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潘集区实验中学 朱丽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积累词语,掌握“炽痛、嗥鸣、斑斓、谰语、亘古”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层体味作者的家园情、故国情
- 揣摩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同时进行写作训练,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家乡的富饶、祖国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
- 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的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教学时宜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学生齐读等,在反复朗读中,体味作者炽痛的家园情、故园情。
- 情境法。由于年龄限制,学生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应创设情境,如播放展示“日军罪行对比”等录像或播放《松花江上》《橄榄树》等歌曲,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感染学生。
- 讨论点拨法。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交流思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老师辅以必要点拨,以达举一反三的效果。
- 延伸拓展法。拓展链接古往今来人们的土地情结,帮助学生增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橄榄树》,请学生感受歌曲抒发的情感。
“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离别家乡的游子念念不忘自己的一片精神故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体现的也是游子对故土热烈深沉的爱。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呢?请同学们看多媒体上的几张图片,猜猜这是哪一片土地?
这里有白桦林、红高粱、三宝、更有广袤的黑土地……
学生答:东北
(教师板书东北地图)
东北在中国雄鸡版图上就是它高昂的头颅。有一们作家叫端木蕻良,就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为他的故乡写了一篇名为《土地的誓言》的抒情散文。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 篇文章。(板书作者、课题)
初看课题,你能想到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
1、土地怎么能发出誓言?
2、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1) 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及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 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 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练读。要求表情朗读,大胆试读,力求突出情感的表达。
三、品读赏析课文
1.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请你以“这是一片 的土地”的形式来说自己的看法并找出文章中语句作为依据。
学生分组讨论。
丰富的、富饶的、神奇的、奇妙的、美丽的、美好的、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
明确:文章中有两个词,美丽、丰饶
(板书:美丽、丰饶)
2.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找出具体描绘家乡景色的语句。
学生明确:
(1) 第一段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想起……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2) 第二段中“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秋天……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多媒休显示)
3.学生思读:这样美丽、丰饶的土地,怎样读才能读出美感。
明确:应读得抑扬顿挫,如在前面的修饰词上重读
(多媒体显示应读重音的地方)
4.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想象,深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第一段:教师起读,女生读上句,男生读下句,以分号为标志。
第二段:找两位同学朗读,一位读春的生机,一位读秋的收获。
5.思考:作者热爱这片土地,仅仅是因为它美丽、丰饶吗?
学生讨论明确: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丰饶。还因为作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美
好的往事。如文中第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多媒体显示)
6.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应怀着什么心情来写故乡的?
学生讨论:赞美、热爱、怀念……
7. 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这段怀念美好往事的文字中有一个词与之格格不入“埋葬”,
讨论一下这个词用的恰当吗?
学生讨论明确:恰当。因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请学生补充“九
一八事变”的历史事件)
用“埋葬”,表示自己的欢笑已随那片土地的沦陷而一去不返。
8.学生齐读此段,感受作者在回忆故乡时带着的深情怀念和现实忧伤的情感。
四、再读课文,体味作者的家园情、祖国情
- 作者的故乡是那样的富饶、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充满生机,但是“一八事变”后,这片土地又被无情地打上了什么印迹?
学生讨论明确:污秽、耻辱。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就是“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它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教师板书:污秽、耻辱)
-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感受歌词里国土被占领的屈辱和愤怒的情感。
- 故乡沦陷了。作者不得不离开家乡,但他何曾忘记自己的家乡?从他的笔名“蕻
良”中,我们想起那一望无际、生机勃勃的红高粱。作者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面对故乡时,作者情难自抑,抒发了自己真挚、热烈的情感。
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抒情句。动情地读出来。并用“这是一片令我
的土地”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抒情句,并明确:这是一片令我誓死也要保护的土地。
(多媒体显示抒情句)
- 配乐齐读抒情句,感受作者的情感
- 多媒体播放“日军罪行对比”的视频。(通过关东大地没被日军占领前的美丽、丰饶和被占领后的满目疮痍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倾听坚定誓言
谁无父母,谁无妻儿,面对同胞惨遭杀戮,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作为一名有着满腔热血的青年作家,端木蕻良面对家乡的土地,究竟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找出刚才读的抒情句中,哪些是誓言。
(多媒体显示: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同学们在朗读中,你感受到作者满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坚定,悲壮。愿为土地去奋斗,甚至去牺牲……
(板书:奋斗、牺牲)
这时,我们仿佛看到一颗跳动的火热的爱国心!(板书)
那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时代,让我们满怀爱国情来宣读这些
铿锵有力的誓言。全体同学起立,齐读誓言
五、拓展延伸,链接土地情绪
土地,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土地,古往今来,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楚国要沦亡,屈原宁肯投身汨罗江;异族入侵中原,岳飞高呼“还我河山”;更有许多海外游子,离开祖国时总是不忘怀揣一把家乡土。(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
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抒发着自己对于土地的爱。
(多媒体显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感受作者对土地深沉
爱)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课堂小结
我相信大家肯定已经被文章打动了,被作者端木蕻良那颗诚挚的爱国、爱家之情所感染了。尤其是他发出的铮铮誓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先辈们为了国家的富强统一而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要知道“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努力学习吧,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齐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多媒体显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七、布置作业
写作活动设计
1.“‘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家乡也一样,爱家乡正是爱祖国的基础。家乡不止意味着你的父母、亲人、朋友,还有家乡的山、水、土地、空气、一草一林。请以“故乡”为话题,写篇文章,表达你对故乡的爱。不少于500字。
2.学写一首诗,以“土地的誓言”为题,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以上文题任选一题完成)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习检测,扫清障碍,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品味上联,印象东北,合作交流,把握重点,走出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梳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