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历史必修3:2-5同步练习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3:2-5同步练习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3:2-5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1·湛江高二检测)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希腊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如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强调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答案】 C
    2.(2011·西安期末)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D.城邦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解析】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有些学者把研究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本身。
    【答案】 B
    3.(2011·焦作期末)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
    A.自然界 B.客观事物的本质
    C.“神”的本质 D.人和人类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答案】 D
    4.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过内在的美德
    【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体的和谐、完美,可以被运用到一切造型艺术和社会生活中。这种感受影响了古希腊的方方面面,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故选C项。
    【答案】 C
    5.(2011·黄山高二检测)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普罗泰格拉这句话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这是对以神的意志作为衡量标准的否定。A、B、C三项都与题干的意思不相符。故选D项。
    【答案】 D
    6.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这位哲人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起源于普罗泰格拉,但他只强调人的作用而忽视人的道德,苏格拉底开始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B项正确。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学生。
    【答案】 B
    7.“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C.“美德即知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和比较能力。首先应把握题干要求选出的是与“有文化,懂礼貌”意思最接近的选项,然后分析四个选项是否是西方名言及各自的主要意思。A项突出人的主观感受,B项强调对真理的追求,D项不是“西方名言”。C项体现了知识和美德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 C
    8.(2011·茂名检测)“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是( )
    A.人人生而平等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 D.认识你自己
    【解析】 由题干“……全在于人的感觉”可知人的感觉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故选B项。
    【答案】 B
    9.(2011·福州学业水平检测)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乃是出于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答案】 A
    10.(2011·苏州高二检测)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没有著作传世,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是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和苏格拉底相类似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荀子
    C.孔子 D.朱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孔子的思想保存在《论语》中,该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保存下来的,他的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这和苏格拉底比较相似,故选C项。
    【答案】 C
    11.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
    B.苏格拉底——关注人及人的内心世界
    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柏拉图关注的不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而是人类社会。
    【答案】 C
    1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徒关系,以下关于他们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人文主义思想家
    B.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都属于智者学派
    D.后者对前者非常尊重,但不盲从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比较、判断能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的思想都属于西方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普罗泰格拉为智者学派,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属于智者学派。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古代希腊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普罗泰格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从古希腊神话与哲学的区别角度考查对两种思想进行对比的能力及希腊智者对神学的挑战。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观察图片信息,第(2)、(3)问要把握材料二、三的基本内容并提炼其观点,第(4)问要将材料二、三与材料一对比分析灵活发挥。
    【答案】 (1)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而且将神人格化。
    (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是单靠感觉。
    (3)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与社会的研究上。
    (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要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古希腊某哲学家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雅典城市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三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中所涉及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3)材料二、三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
    【解析】 第(1)问,材料一的主旨说明探索的主题由神转向人,研究人类社会,可知是智者学派,背景注意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第(2)问注意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来理解智者学派的局限性。第(3)(4)问,阅读材料,提炼归纳。
    【答案】 (1)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罗泰格拉。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4)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