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台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台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互动交流,感受父亲,品味细节,诵读父亲,深入思考,理解父亲,拓展迁移,分享感动,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很倔的头颅为什么会埋在膝盖里的原因, 以及结尾处“怎么了呢 , 父亲老了。”的标点使用。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作家李森祥曾说过:“中国文学不乏伟大的母亲形象,而父亲却令人遗憾地缺位。父亲,其实是我们人生起步时的第一个台阶。”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教师提示概括要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1)起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就是地位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经过: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父亲经过了漫长的准备,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结果: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互动交流,感受父亲
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的儿子,请用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概括你对父亲终于建起了高台阶的房子这件事的态度。
(学生们的回答可以出现分歧,答案可以很丰富,例如:感激、敬佩、痛惜、担心、怜惜、感慨、心疼……我可以抓住这些答案,自然地生成了教学起点。)
四、品味细节,诵读父亲
1、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请同学们从描写父亲的语句中,感受父亲的形象,更深入地体会儿子的情感。
(重点品味:父亲的脚、父亲的目光、父亲的汗珠、父亲的笑、
父亲的腰、父亲的头颅等。)
①、“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从“倒出的是一盆泥浆”可见父亲脚很脏,脏体现了父亲辛勤地劳动。从黄沙的颜色里写出了父亲脚很脏,脏又体现了父亲很勤劳。
②、作者写“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来烘托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和执着。
③、“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里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见台阶的艰辛和努力。
④、“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他骨子里是一个质朴的人,由于长期劳作,以及他的谦卑,让他无法挺起胸,到这里我们理解父亲尴尬的原因了。同时我们也发现父亲的内心其实很复杂。他的外在行动与他的内心心理是有矛盾的。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只有复杂才真实,只有立体才丰满。
⑤、“父亲用手去拖青石板的时候,腰闪了一下,我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捂着腰。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台阶虽然建好了,可是父亲却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劳动力。曾经父亲可以一口气背回三百多斤重的青石板,可现在却闪了腰,连一担水都抬不起。这样的父亲该多让作者心疼和心酸啊。
⑥、“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为了梦想一辈子没有被繁重而艰辛的劳动压垮。现在他的头颅却深深地埋在膝盖里。这是因为,他引以为傲的劳动能力失去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再也没有支持他的动力了。
(这是全文的难点,我将播放何炅的一段关于梦想的视频引导学生去理解。)
2、把这些细节汇聚成 一首诗送给父亲。
《父亲》
我的父亲
你喜欢坐在台阶上远望
你喜欢把那烟枪在青石板上敲得嘎嘎作响
我的父亲啊
摇来摇去的柳树枝总也摇不散你那专注的目光
我的父亲
你那古铜色的脸
你那黄几几的脚板
我的父亲啊
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亲
你挺直的腰板为什么担不起一担水
你倔强的头颅为什么埋在膝盖里
我的父亲啊
你满挂着笑容为什么在九级台阶筑起的鞭炮声中尴尬
我的父亲
我知道你的梦想
三级的台阶到了九级
我的父亲啊
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
3、“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这也是原文的结尾。原文为什么在“怎么了呢”后面用上逗号而不用问号,“父亲老了”后面又为什么用上句号?你会使用什么标点符号?同学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读这一句呢呢?
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是的,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法再操持农活,更是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老化”——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同时失去了奋斗目标。更让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者对于这个结果完全无奈地了解。他没有疑问,所以不用问号。只用逗号和最常用的句号。
(出示李森祥的一段话,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结尾。“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
五、深入思考,理解父亲
思考问题:父亲一生的付出,值不值得?
(学生的答案可以很丰富,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没有价值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他的可悲。)
六、拓展迁移,分享感动
说说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的追梦故事吧!他们的梦想也许很卑微,但他们追梦的精神很伟大。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动于身边的凡人小事。)
七、结束语
我们哪怕像《台阶》中的父亲一样今天捡一块砖,明天捡一片瓦,持之以恒,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修建起心中那高高的“台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字词,初探原因,理解形象,探究主題,回味感情,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台阶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2 *台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