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1.小农经济
(1)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①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②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破产的危险。
③特点: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4)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5)影响
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②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③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①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a.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b.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其中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③自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3)部门众多,长期领先世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古代的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等许多行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1)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发达的商业。一批大中城市的兴起,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以及明中期以前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途径
(1)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如在苏州和杭州,机户开设“机房”,雇人经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2)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如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出现“暑袜店的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
两者的不同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进行的是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是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3.特点
(1)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是十分微弱的。
(4)从地位看,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例题】 (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题规范]
[逐项分析]
答案 B
【变式训练】
1.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芜湖是浆染业中心,松江的白布”、“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说明松江是织造中心,芜湖是浆染中心,这正是区域分工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
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而不是“绝不许设市”,B项错误;唐朝后期,市的交易依然受到官府监管,直到宋代市才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C项错误;由“若要路须置”可知并非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前后期对市的建置制度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
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是为了贸易的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交易凭证,故A项正确。“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可知交子产生于前,贸易纠纷产生于后;富商“不能偿所负”而对富商的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故B、C两项错误;交子的产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非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D项错误。
高分策略指导
概念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题型解读
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
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要运用历史概念。
2.解答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多运用以下方法
(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
特 点
农业生产模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
经济重心
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
工商业
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结构
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初步分析
本题以唐朝的诏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深度分析
掌握“均田制”这一概念。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唐代”“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
排除
B
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
正确
C
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
排除
D
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排除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全面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4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4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堂检测,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