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一练
展开www.gkstk.com
【课前预习——要点填空】
一、铁路与公路:
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1)特征:
(2)表现:
①南方——水路: 是主要运输工具; ②北方——旱路:以 为主; ③平民百姓外出: 。
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
(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 ;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
2.“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 ;
3.到“九五” 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4.2006年7月1日 彻底竣工并通车。
(3)机车制造有进展:
1.改革开放以来:
①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 铁路运营; 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3、公路交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 、 、北京汽车制造厂等。
②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 、 等。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 、 、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二、水运与航空
1、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 ,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 ,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航空: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一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是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用于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用于 。
(2)电话:
开通第一部(早期对讲)电话,清政府在 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表现为逐渐形成 ;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 。
【要点填空答案】
一、铁路与公路:
因地而异、路途遥远 船、 乘坐马车、 步行、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宝成铁路、 兰新铁路、 京九铁路、 青藏铁路、 广(州)深(圳)、
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 武汉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二、水运与航空
轮船公司、 轮船招商局、 北京至天津、 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军事、官商通报、 上海招商局、 南京、全国电讯网络、快捷和简便、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课前预习——重点问题解答】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材料2: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倍讥讽为“马车铁路”。
材料3: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1889年,袁世凯为向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问:(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3)你怎样理解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故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求有一定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方式的革命必定伴随着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革命。交通运输一旦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会反过来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马克思《资本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示例:论题:火车轮船的发明推动英国近代社会确立。
论述:火车、轮船等高效运输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采矿、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世界工厂的世界市场。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火车、轮船运输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
总结: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观念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解析】
【课前预习——史海拾贝】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1879年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各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派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后因顽固守旧派反对,未能成功。次年矿务局再请示修建该铁路获准。1881年6月唐胥铁路建成,全长11千米。利用废旧零件装制火车头,遂正式通车。后陆续延至天津和山海关。
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只有人力车是1873年6月从日本传入的,20世纪初,上海已有人力车约9000辆,发展很快。
早在1868年,上海已经出现了自行车。自行车最早是由洋商行出售的。1899年,苏州官府禁止中国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其他城市也有过这类规定。由于道路的限制,自行车成了一种被禁止的交通工具。到1904年春,西南大都市成都仅有7辆自行车。直到20世纪,自行车才开始流行。
汽车最早传入中国是1901年。当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带进两辆,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902年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柏医生又带进一辆,并在上海街头行驶,引起市民的惊奇。当年,上海有汽车8辆,1911年达到300多辆,此后在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
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
自行车在新的条件下是否仍应作为人的主要代步工具而继续存在
一部分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居民拥有的自行车开始向私家车、摩托车、助动车转移,自行车交通方式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交通发展的日益完善,尤其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加上城市的不断扩大,出行距离越来越远,自行车作为传统的出行工具已经落伍,加之对交通的影响,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理应逐步退出城市街区。而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在我国大城市发展的当前状况下,自行车交通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继续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因该大力提倡。从国外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重新认识自行车节省能源、灵活便利的突出优点,自行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开始重现魅力。但我国城市却反其道而行之,许多人认为自行车是落后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内部应当消灭自行车,有些城市甚至“虐待”自行车,对自行车交通是给出路而不给方便,这是极其错误的。对于自行车对交通的影响,只要对自行车交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和避免的。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8 罗斯福新政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8 罗斯福新政课时练习,共4页。
高中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 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 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练,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