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2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运用地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印度迅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原因。
印度迅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行业。
本节课的导入为图片导入,首先教师展示几类印度相关图片,分别是印度瑜伽、印度电影、手抓饭等。引导学生进入了解印度风情民俗的情境当中。接下里,教师对印度瑜伽、电影、手抓饭分别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了解印度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出学习的探索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学习情境。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运用地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首先,教师趣味导入引出任务2学习的内容,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的产生背景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
那么,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呢?接下来,跟随老师一起学习。首先,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其增长呈现加速趋势。按职业标准测算,1981年为700万,1991年增加到1,020万,2004年猛增至2,680万。科技人力资源在全国劳动力总量中的比例相应地从1981年的3.1%增加到1991年的3.6%和2004年的7.3%。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印度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导致用人成本并不高。
印度是全球劳动力最廉价的6个国家之一,印度拥有12亿的人口,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均年收入也不高。
再次,印度英语的普及:据调查,印度人中粗懂英语的约两亿,精通英语者约为5000万。87%的印度学校用英语授课,高等学府则全部采用英语教学。
最后,印度的信息技术发展较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共同探究:读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此环节主要由教师通过激发引导和动画展示,学生共同探究完成)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软件产业中心往往软件设计人才济济,有过硬的软件技术。那里既有人才,又有技术,因而能够承接境外软件业务,发展软件外包产业。
2.找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20世纪9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新德里、孟买附近。21世纪初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向软件产业中心周围的中小城镇扩散,21世纪初扩散至西南沿海中小城镇。
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
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因此本节课设计,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提升的需要,设计读图、析图以及知识拓展的内容较多,内容量较大。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复习要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概况, 印度人口问题,发展中的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