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PPT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91824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优质课件ppt
展开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7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3.了解两极地区成为科学考察宝地的原因,了解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现状,知道我国在两极地区建设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位置。4.知道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科学家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猜一猜图片中是什么动物?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北极地区的经度范围:
北极地区:66.5°N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
66.5°N-90°N
180°(W)-0°-180°(E)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南极地区的经度范围:
66.5°S-90°S
南极地区: 66.5°S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北极地区:陆包洋南极地区:洋包陆
北极地区:地球最北端南极地区:地球最南端
2.独特的气候特征两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严寒、降水少。(1)南极地区气候特点:酷寒、干燥、多烈风。①酷寒: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的。
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盖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4500米。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千米,也就是说,地球上的90%的冰雪集中在南极,72%的淡水储存在南极。
②干燥: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③多烈风: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是白色的沙漠。
(2)北极地区①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海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低。②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③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的原因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海水流动能进行热交换);②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海拔高;③南极地区地表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的反射率高。
3.代表动物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也有生命存在。
(1)南极的象征——企鹅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企鹅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可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2)北极的象征——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性动物,它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厚,能适应北极严寒的气候。
4.极地地区的方向(1)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地球上任何一点都在它的正南方。(2)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地球上任何一点都在它的正北方。
极地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在极地地图上判断方向应该先判断出南北极,如果题目中没有说明,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法判断:①根据海陆分布来判断;②根据“N”或“S”来判断。确定南极或北极后,再根据极点位置判断南北方向,距离南极点近则在南方,远则在北方;距离北极点近则在北方,远则在南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都是(箭)头东(箭)尾西。
【解析】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关于南极洲的气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很少 C.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1.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理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据统计,在南极地区,冰雪总量之和约达2700万立方公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受气候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生物集中在沿海地带及周围海域,主要的生物资源有:磷虾、鲸、海豹以及企鹅等。
(1)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分布区,地质学家称其为“南极铁山”。在南极地区,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科学依据。
2.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现状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3.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
昆仑站(2009.2)
长城站(1985.2)
中山站(1989.2)
泰山站(2014.2)
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罗斯海是南极重要的边缘海,海洋资源丰富,罗斯冰架是南极最大的冰架。这里接近南极著名的横贯山脉,有著名活火山、干谷等重要的科学考察区域。读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罗斯海新站( )A.无极昼、极夜现象B.是纬度最高的南极科学考察站C.选址时正值当地暖季D.濒临印度洋(2)建立第五个科学考察站,有助于( )A.开发那里的固体淡水资源B.开展海洋、冰川和地质等方面研究C.捕捞南极地区的磷虾资源D.向两极地区移民
【解析】(1)罗斯海新站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B错误;2018年2月7日是南极洲的暖季,C正确;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D错误。故选C。(2)建立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有助于开展海洋、冰川和地质等方面研究。故选B。
1.环境遭到破坏(1)南极环境问题近年来,到南极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有些国家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在南极地区乱捕滥杀鲸等动物,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2)北极环境问题①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②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③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极地的生物生存环境遭受威胁,如北极熊就有灭绝的危险;沿海低地会被淹没。
臭氧层: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
过度捕杀鲸,滥杀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新华社消息: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
2.环境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1)南极地区的保护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 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2)北极地区的保护国际上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爱护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在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C.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资源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解析】在保护与和平利用南极地区时,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且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开发。大规模捕鲸会破坏生态平衡。
地球最北端——北极大陆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1.酷寒是南极地区突出的气候特征之一,下列与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原因无关的是( )A.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B.南极洲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环抱D.冰雪覆盖,对太阳有较强的反射率,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2.下列关于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地区B.我国的冬季是到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间C.北极地区是生命的禁区,没有野生动物生存D.北极地区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3.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户外考察时,有时会遇到企鹅、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通常具备的特点是( )①善于飞翔②有较厚的皮毛③有较厚的脂肪层④有五彩斑斓的羽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某大洲略图,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大西洋B.乙为印度洋C.丙为长城站D.丁为泰山站
5.该大洲比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低的原因是(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②该大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地理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公开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极地区,北冰洋,南极地区,科考之旅,保护之举,爱护地球上最后的净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特点,代表性动物,科学考察的宝地,南极科考站,日本南极捕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图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半球位置,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极地半球位置,极地经纬度位置,地形地势,自然环境,气候分布,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