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2.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
A、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3.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
A、《诗经》
B、《春秋》
C、《论语》
D、《离骚》
4.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5.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 (2016•浙江)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
7.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 (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8.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黄金时代”来表述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达到比较繁荣或鼎盛的状况。下列关于各类“黄金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②元末明初以后,中国古典小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③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④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9.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10.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请归纳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这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12分)
(2) 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6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解析)
1.【答案】 A
【解析】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狐狸死时头一定是向着狐穴所在的方向。没有罪过却遭放逐的我,仍日日夜夜思念我的故乡。这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故排除与此不符的A、C、D三项,因此本题选B。
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故选D。
4.【答案】 C
【解析】 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分治;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主要描述农村集市,为体现出城市的特点;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符合要求;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说明政府对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故此题应选C项。
5.【答案】 D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宋词,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因此选D。ABC排除。
6.【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指的是政府对正规市场的管理,与商业经济有一定的关联,故A项排除;“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指的是蜀人织锦濯锦江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也就是阐释了织锦的技术,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故B项正确;“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阐释了商人经营范围广,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故C项排除;“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指的是明朝时期,广州成为国际大都市,远洋贸易方面,除了传统的南洋和印度洋航线外,还开通了美洲和西欧航线,故D项排除。
7.【答案】 C
【解析】 《三国演义》体现的是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分化组合尔虞我诈的内容,与材料中说的朋友靠不住的内容相符。故选C。A项反应的是封建大家族的衰落的历史;B项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义气,与材料相悖;D项是借鬼神的世界暗喻当时社会。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是常考的知识点。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需要掌握。此外,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8.【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的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故第①项的表述正确;明清时期,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中国的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故第②项的表述错误;二战后,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故第③项的表述正确;“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故第④项的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C。
【点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9.【答案】 D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自身较强的适应性,经过世俗化的改造,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0.【答案】 A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平民化、通俗化。因此选A。
11.【答案】
(1)图一、图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2分)图二、图三反映的是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2分)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4分)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夸张、想象力丰富、张扬个性等。(4分)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2分)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特别是诗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4分)
【解析】 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诗经》、楚辞和唐诗的特点及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不同时期的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高中历史第7课 启蒙运动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7课 启蒙运动精品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品达标测试,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优秀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