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项复习 专项综合全练(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件
展开一、选择题1.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下列关于锰的活动性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Mn>Cu B.Al>MnC.Mn>H D.Mn>Mg
答案 D 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 属析出,可知金属活动性:Al>Mn>H,D的判断不正确。
2.(2018湖南娄底中考)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 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 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 RSO4+MgB.R+CuSO4 RSO4+CuC.R+H2SO4 RSO4+H2↑D.2Al+3RSO4 Al2(SO4)3+3R
答案 A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活动性:R>H;将 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Zn>R。由于金属活动性 Mg>Zn>R,所以R不能与MgSO4反应,A错误;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 R能与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CuSO4 RSO4+Cu,B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R>H,所以R能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H2SO4 RSO4+H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R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 +3RSO4 Al2(SO4)3+3R,D正确。
3.(2019山东枣庄中考)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没有 明显现象,Y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未见明显现 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Y>XC.X>Z>Y D.Y>X>Z
答案 B 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 表面无变化,说明Y、Z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没有 明显现象,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Z>Y>X。
4.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 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 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图1A.乙、甲、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 C 由题图分析可知,丙能置换出甲和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最强;甲能 置换出乙,说明甲的活动性强于乙。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为丙、甲、乙。
5.(2019山东潍坊诸城一模)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AgNO3 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X可能是铁C.金属活动性X>AgD.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Ag和X
答案 B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X(NO3)3,X在化合 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硝酸亚铁,其中铁元素 显+2价,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金属X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X的金 属活动性比银强;反应中有单质X参加反应,又有单质Ag生成,化合价发生 变化的元素是Ag和X。
6.(2019广东中山模拟)不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 试剂是 ( )A.Zn、CuSO4溶液、AgB.ZnCl2溶液、Cu、AgNO3溶液C.ZnSO4溶液、Cu、AgD.Zn、Cu、AgNO3溶液
答案 C A项,Zn与CuSO4反应生成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铜;Ag不能与 CuSO4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 该方案合理。B项,Cu与AgNO3反应生成银,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Cu不能 与ZnCl2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铜,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该方案合理。C项,Cu、Ag与Zn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 铜、锌>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D项,Zn、 Cu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银、铜>银;再将锌放入硝 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铜,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故该方案合理。
7.(2017广东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方案。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答案 D 根据实验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 变为无色的现象可知,铝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Al> Cu,A正确;根据实验乙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 渐变为蓝色的现象可知,铜能将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 Cu>Ag,B正确;综合A、B的结论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C正确;实验甲 中的CuSO4改为CuCl2也有相同的现象,能完成题中实验探究,D错误。
8.(2019上海普陀模拟)为了解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以下实验:
由上述现象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HB.Fe>A>BC.A、B可能是铜、锌D.实验三的现象为有固体析出
答案 B 将A、B分别伸入稀盐酸中,均无明显现象,说明两种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都在氢之后,即A
9.(2018山东菏泽东明二模)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 是 ( ) 图3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溶液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溶液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溶液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溶液
答案 A 镁、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 银加入硫酸铜溶液中,银不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A合 理。将铜、银加入硫酸锌溶液中,都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故B 不合理。将铜、银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都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 性,故C不合理。将铜、银加入氯化镁溶液中,都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的 活动性,故D不合理。
10.(2019山东济南历下一模)小颖为比较 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进行了如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乙 所示),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 适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4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Fe>Mg>CuB.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Fe2+、Cu2+C.最终烧杯里的溶液是无色的D.滤渣质量一定大于所加铁粉的总质量
答案 D 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 能将铜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 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b中的铁完全反应了,a中的 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产生无色气泡,说明滤渣中铁有剩余。由甲实验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为Mg>Fe>Cu,故A错误;由于铁有剩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2+,故B错误; 最终烧杯里的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溶液呈浅绿色,故C错误;由 于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滤渣质量一定大于所加铁 粉的总质量,故D正确。
11.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 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 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图5(1)实验Ⅲ的现象是 ;写出实 验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
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现象比较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答案 (1)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H2SO4 FeSO4+H2↑(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 为蓝色或者将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3)氯化铜(或硫酸铜或硝酸铜) 铁、铜、银
解析 (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现象为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 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2)将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将银片浸入稀硫酸 中,不反应,说明银排在氢的后面;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 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通过3个实验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因此 可将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 色变为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3)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入的盐 溶液中的金属的活动性应该介于中间,所以两种金属应放到氯化铜或硫酸 铜等溶液中。
12.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 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3溶液、Fe(NO3)2溶液、稀硫酸、铜 丝、铁丝、银丝、铝丝。Ⅰ.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①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②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③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④把铜丝插入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 (填序号)是多余的。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Ⅱ.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 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Ⅲ.实验后,大家又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溶质与固体成分产生了好奇。 他们分别取一定量的铝丝放入盛有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猜想一:只有Al(NO3)3猜想二:Cu(NO3)2、Al(NO3)3猜想三:AgNO3、Al(NO3)3猜想四:Cu(NO3)2、AgNO3、Al(NO3)3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其中猜想 不正确。【设计实验】同学们分别对所得滤液或滤渣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验证。
小贝组: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 立。小华组:将铜丝插入所得滤液,若观察到 ,即可证明 猜想四成立。
答案 Ⅰ.③ Fe+H2SO4 FeSO4+H2↑ Ⅱ.铜丝、AgNO3溶液、Fe(NO3)2溶液或铁丝、银丝、Cu(NO3)2溶液 Ⅲ.【猜想假设】三 【设计实 验】一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2024广西中考复习 通用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专项突破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和探究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广西中考复习 通用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专项突破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和探究 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FeSO4,铁在氧气,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硝酸银,可能只有硝酸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贵州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项突破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和探究 课件: 这是一份2024贵州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项突破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验证和探究 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理即可,FeMnCu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