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二) 以“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综合评价()  转化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解析:D 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利用酒精的还原性将+6价铬还原成+3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并放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植物油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变质,产生哈喇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属于物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符合题意。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PM2.5(微粒直径小于等于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解析:A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所以三者都属于混合物,A正确;乙烯、油脂、光导纤维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其微粒直径为1100 nm,题中涉及的PM2.5微粒直径小于等于2.5×106 m,数量级不同,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因此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错误;纯碱是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D错误。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食醋除去水壶的水垢   B.氯气做自来水的消毒剂C.二氧化硫漂白草帽  D.石膏点豆腐解析:B 食醋去除水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氯气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故B正确;二氧化硫漂白草帽,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大分子,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用石膏点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4.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B的名称:2甲基4丁醇CHClO的结构式为H—O—ClD.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4s2解析:C SiO2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式,故A错误;羟基的位置要最小,的名称:3-甲基-1-丁醇,故B错误;次氯酸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故C正确;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D错误。5.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基态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44s2BNa2S的电子式: C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1-丁炔D.重氢负离子(H)的结构示意图:解析:C 根据构造原理,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故A错误;Na2S是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而不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书写不正确,故B错误;命名为3甲基1丁炔,符合系统命名原则,故C正确;重氢负离子(H)的质子数是1,即核电荷数为1,故D错误。6.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Mg(OH)22NH===Mg22NH3·H2O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Fe33H2O=== Fe(OH)33H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2MnO4H===3SO2Mn22H2O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解析A AMg(OH)2(s)Mg2(aq)2OH(aq)OHN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NH3·H2O促进了Mg(OH)2的溶解。B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是胶体,不应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C错: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5SO2Mn24HD错:FeO与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应为3FeO10HNO===3Fe3NO5H2O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NaHCO3溶液:KAl3NOSOB.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Mg2NaSONOC.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NHKClI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NHCa2ClAlO解析:B A项,HCOAl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错误;B项,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溶液显酸性,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正确;C项,遇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3Fe3会氧化I,错误;D项,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外加酸或碱,若为碱性,NH不可共存,若为酸性,AlO不可共存,且NHAlO本身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B醋酸和石灰石反应CaCO32H===Ca2CO2H2OC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NHSO===BaSO42NH3·H2ODFeCl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4HNOFe2===Fe3NO2H2O解析C 氨水不能溶解Al(OH)3故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A项错误醋酸为弱酸醋酸和石灰石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B项错误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项正确该反应电荷不守恒FeCl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4HNO3Fe2===3Fe3NO2H2OD项错误。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CO3溶液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COCa2===CaCO3B.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黄绿色气体:2NaCl2H2O2NaOHH2Cl2C红热木炭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C4HNO3()CO24NO22H2OD.用新制Cu(OH)2检验乙醛,产生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解析:A A项,CaSO4微溶于水,Na2CO3溶液与水垢中的CaSO4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CaCO3Na2SO4,离子方程式为COCaSO4===CaCO3SO,错误;B项,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生成Cl2,阴极生成H2NaOH,化学方程式正确;C项,红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D项,碱性条件下,乙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CH3COONa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10(2020·济宁三模)工业上除去电石渣浆(CaO)上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常用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Mn(OH)2B.常温下,56 g Ca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液中Ca2的数目为6.02×1023C.将10 L上清液中的S2转化为SO(S2浓度为320 mg·L1),理论上共需要0.2 molO2D.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2S29H2O===S2O4Mn(OH)210OH解析:B 根据流程图,Mn(OH)2被氧化为MnOMnO又把S2氧化为S2O,所以Mn(OH)2是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Ca(OH)2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全部溶于水,B错误;S2的质量为3.2 gn(S2)0.1 mol,转化为SO失去0.8 mol e,需要0.2 molO2C正确;MnOMn(OH)2得到2e2S2S2O失去8e,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2S29H2O===S2O4Mn(OH)210OHD正确。11[双选]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Fe2Al3ClSOCOAlO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3 mol·L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B.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Fe2ClSOC.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Fe2Ba2D.沉淀C的成分是碳酸钡解析:BD 该试液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试液不含有COAlO。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的气体是NO,说明试液含有还原性离子Fe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说明试液含有NH。从实验得到结论:试液含有Fe2NH,不含有COAlO,为了保持电荷守恒,要求试液含有ClSO,不含有Al3,故A错误;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Fe2ClSO,故B正确;在过量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作用下,滤液XFe2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沉淀C的成分是碳酸钡,故D正确。12.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ClSOHCOMnO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而后又部分溶解;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Al3Mg2ClB.肯定有 NaAl3Mg2SOC.肯定没有KHCOMnOD.肯定没有KNHCl解析:B 该溶液是无色溶液,则一定不会含有高锰酸根离子。取部分溶液,加入过量Na2O2固体,过氧化钠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一定不是氨气,说明不含铵根离子;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则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和铝离子,一定不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不共存)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是钠元素的性质,原溶液中含有钠离子。13[双选]现代工艺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导致水污染的CN,在碱性条件下,双氧水可将其转化为碳酸盐和一种无毒气体。关于该转化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氰化物有毒,CN易与人体内的Fe2Fe3络合B.处理1 mol CN,消耗2.5 mol H2O2C.反应中每转移10 mol电子生成22.4 L无毒气体D.用双氧水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解析:CD 人体内含有Fe3Fe2,易与CN 络合形成络合物,A选项正确;CN在碱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生成CO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5H2O22OH===2CON26H2O,根据方程式可知,处理1 mol CN,消耗2.5 mol H2O2B选项正确;未注明标准状况,不能够准确得出气体体积,C选项错误;用双氧水处理后的废水有较强的碱性,需用酸中和后方可排放,D选项错误。14[双选](2020·威海二模)已知NaBiO3为浅黄色或褐色沉淀。NaBiO3与硝酸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5NaBiO32Mn214H===2MnO5Bi35Na7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的MnSO4溶液也可以用盐酸或硫酸酸化B.可用BiO检验Na的存在C.由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NaBiO3>HNO3>KMnO4DNaBiO3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BiO32Cl6H===Bi3Na3H2OCl2解析:BD NaBiO3氧化Mn2,生成MnO,说明NaBiO3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盐酸酸化,A错误;NaBiO3为浅黄色或褐色沉淀,可以用BiO检验NaB正确;根据反应无法确定硝酸的氧化性强弱,C错误;NaBiO3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BiO32Cl6H===Bi3Na3H2OCl2D正确。15.某无色溶液甲中仅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水的电离以及离子的水解)阳离子KAl3Fe3Ba2NH阴离子ClCOHCOSO 100 mL溶液甲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完全反应)(1)可知,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浓度为________ mol·L1(2)写出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入过量CO2充分反应后,需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加热再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是氨气,标准状况下448 m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则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H,浓度为 mol·L10.4 mol·L1(2)实验中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溶液乙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同时生成碳酸氢钠,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3)通入过量CO2充分反应后,需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加热再过滤,其目的是防止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有利于沉淀的生成,容易分离。答案(1)NH 0.4(2)AlOCO22H2O===Al(OH)3HCO(3)防止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有利于沉淀的生成,容易分离(4)已知的NHAl3的正电荷总量小于SO负电荷总量,依据电荷守恒定律,一定有K存在16.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一种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主要成分为LiFePO4、炭黑和铝箔)中金属的流程如下:(1)LiFePO4Fe的价层轨道排布式为____________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2)步骤碱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H2O2代替HNO3,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沉淀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5)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LiFePO4Fe的化合价为+2价,价电子排布为3d6PO为正四面体结构,P原子杂化方式为sp3(2)步骤碱溶时铝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NaAlO2(3)根据流程图知,步骤中磷酸亚铁锂与HNO3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NO3氧化+2价的铁;如果用H2O2代替HNO3,将不产生大气污染物NO(4)根据(2)知,步骤Fe3转化为Fe(OH)3沉淀。(5)Li2CO3难溶。答案(1) sp3(2)2Al2NaOH2H2O===2NaAlO23H2(3)3LiFePO4NO13H===3Li3Fe33H3PO4NO2H2O 不产生氮氧化物大气污染物 2LiFePO4H2O28H===2Li2Fe32H3PO42H2O (4)Fe(OH)3 (5)2LiCO===Li2CO3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讲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讲义)(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探究型实验,考查物质制备与提纯实验,考查定量测定实验,0   6,尾气的处理, 误差分析,8-7=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分层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4 综合实验探究(分层训练)(含解析),共25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四) 以“能量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阶段综合评价(四) 以“能量观”为命题主题的综合训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