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页
    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页
    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默契(q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呼告手法的运用;自主揣摩、探讨精彩语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难点)
    3.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沦陷故土的眷恋和誓死解放故土、回归故乡的爱国激情。(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一、背景与新课导入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短短的三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美丽的关东平原从此沦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之下。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象火山一样爆发。作为“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端木蕻(hòng)良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解放故乡的决心。文章一发表,作者对故土的眷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就在全国人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文章中,我们仿佛谛听到了作者心脏的跳动,感受到了他热血的沸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给当时国人带来极度震撼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为《鹭湖的忧郁》。
    端木蕻良善于用抗日的题材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常采用广阔的时代视角来表现东北人民与大地的血肉关系。
    本文标题《土地的誓言》不是“土地发出的誓言”,而是“作者”
    本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倾诉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作者端木蕻良是《纪念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的第三任丈夫,为人善良、宽容。萧红的第一次婚姻是农村的包办婚姻,第二任丈夫萧军因为萧红不愿随其去延安而导致离婚。逃亡香港的萧红因为日寇入侵香港而病逝于香港。
    三、字词预习检查
    1.生字识记
    挚痛(zhì) 嗥鸣(há) 斑斓(lán) 谰语(lán)
    亘古(gèn) 污秽(huì) 蚱蜢(zhà) 镐头(gǎ)
    2.形近字
    镐头
    3. 词语理解;
    【挚痛】热烈而深切。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义同妄语。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默契(qì)】双方的意思不用言明而彼此心灵相通,互相配合。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听完朗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视学情也可先听课件中附录的音频朗读)。
    ①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自己的誓言,在文中这些誓言下面画上横线。
    ②作者面对东北故土发出誓言说明了什么?从阅读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抽生回答: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说明作者对东北的故土怀有挚痛的热爱。
    感受到的情感:对故乡的赞美、热爱、怀念;对失去故乡的忧伤及誓死解放故土的决心。
    2.自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语气重音,用简短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学生朗读后回答,然后教师归纳:
    五、自主探究
    1.快速阅读第一段,然后回答:作者列举了大量关东大地的物产、景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是否有必要列举那么多的物产和景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本段列举了大量富有关东大地特征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就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个又一个画面,把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依次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些画面,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有必要;这些物产和景物具有关东大地的典型特征,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大量列举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如同身临其感一样,从而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唤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2.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中心句: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感情线索:对东北故乡挚痛的热爱(挚爱)。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作者为什么将广大的关东原野称为“她”而不是“它”?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何理解句中的“泛滥”一词?
    第一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
    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以“她”而不是“它”相称,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怀想和眷念,感情强烈、真挚。
    第二问:
    教师对句中“泛滥”一词的理解引导:
    修辞手法指导:
    呼告是在行文中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的一种修辞手法,按涉及对象可分为“呼人”和“呼物”。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比如“苍天啊! 大地啊! 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我们“高三”学生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泛滥”的本义是指“大水从江河湖泊溢出,四处流淌”。文章用“泛滥”来形容作者此时的心情,属于“贬义中用”,形象地写出作者内心的激情如溢江之水,不可抑制。
    4.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①短文中“红熟的浆液”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深层含义是指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在燃烧,在沸腾, 即将喷涌而出。
    ②这种声音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说它来自“亘古的地层”?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这种声音是故乡对作者的召唤;说它来自“亘古的地层”,是一种联想,用以表达作者对故乡真挚的热爱。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土地当作自己的母亲,强调了“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表达出“我”对故乡的土地深深的爱恋之情。
    6.阅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
    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①句中的两个“必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两个“必须”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②文章起初用“她”来称呼关东大地,后面却直接用“你”来称呼,人称的变换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人称的变换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地高涨,作者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以“你”相称,感情更加直接和迫切。
    7.阅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①句中“我永不能忘记”的内容 、“我愿付出一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我永不能忘记”的内容指的是永远不能忘记回归故乡; “我不能忘记”的含义指的是为了解放故乡、回归故乡而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② 如何理解作者“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回归故乡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为了故乡的解放,作者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六、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一句中的“埋葬”一词?
    教师可通过回忆写作背景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归纳:
    “埋葬”本义是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用在这里是说明“我”的欢笑已经随着故乡土地的沦丧而死去,留给作者的只是怀念、凄苦和悲愤。选用“埋藏”一词,使文章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七、主题归纳
    课堂小结:土地,这一生命资源,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主权独立的标志!千百年来,不同部落和不同国家之间为了土地而延绵不断地爆发了无数惨烈的战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美丽的关东平原从此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到1941年,“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这篇散文以饱含深情语言,回忆了故乡的景物,展示了东北大地丰饶美丽的物产,既有对故土的深情赞美,也有有家难回的忧伤,更有对侵略者的愤怒。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主旨:本文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沦丧故乡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作者解放故土,回归故乡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学后感悟
    同学们,“九·一八”事变虽然已成过去,但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段耻辱,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段耻辱,更不能忘记祖国之所以被人欺凌的原因。对同学们来说,你们今天的责任,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只有我们强大了,祖国大地任人侵占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八、写作特色
    ❶运用呼告直接倾诉感情、情感直接而浓烈。
    文章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比如“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句中用“她”而不是“它”相称,感情更加直接而迫切。这些满怀激情的誓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为家乡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
    ❷选择特有景物叠印成美丽富饶的画面,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本段列举了大量富有关东大地特征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画面,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把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依次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些画面,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❸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九、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挚痛(chì) 胸膛(tánɡ) 喷涌(yǒnɡ) 谰语(lán)
    B.仰望(yǎnɡ) 缠绕(chán) 呻吟(yín) 污秽(huì)
    C.亘古( gēn) 斑斓 (lán) 召唤(zhà) 白桦(huá)
    D.默契( qiè ) 蚱蜢(zhà) 山涧(jiàn) 浆液(jiānɡ)
    【答案】B
    【解析】A项中“挚痛”的“挚”应读“zhì”; C项中“亘古”的“亘”应读“gèn”
    “白桦”的“桦”应读“huà”;D项中“默契”的“契”应读“qì”。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的声音指的睡觉时室外各种细小的杂音。
    B.《土地的誓言》中的“誓言”指的是“解放故土、回归故乡”。
    C.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D.标题《土地的誓言》是指土地发出的誓言。
    【答案】B
    【解析】A项中“这种声音”指故乡对作者的召唤;C写于事变十年后;D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3.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A.这句话将倾诉对象拟人化,句中的“她”指的是土地,隐含将土地当作“母亲”的意思。
    B.句中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以“她”而不是“它”相称,直接对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怀想和眷念,感情直接、真挚、强烈。
    C.“我永不能忘记”的内容指的是“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也就是故乡对作者的召唤。
    D.“我答应过她”是指“她”曾经请求过“我”,“我”不能食言。
    【答案】D
    【解析】D项中“她”指的是“土地”,它不可能发出请求。
    4.下列句子中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D.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答案】A
    【解析】A项中“无时无刻”是“没有时刻”的意思,不是双重否定。根据文意,应在“无时无刻”后加上否定词“不”。
    5.阅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①上面横线中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河流浅浅的流过,柳条像一阵烟似的窜出来。
    B.河流哗哗的流过,柳条像绿丝带似的垂下来。
    C.河流淙淙的流过,树叶像花蝴蝶似的飞下来。
    D.河流静静的流过,雪花像柳絮似的飘落下来。
    【答案】A
    【解析】应抓住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这一关键信息进行选择。
    ②作者所描述的故乡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答案】美好、幸福、欢乐的生活。
    ③作者如此描写故乡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表达对故乡的挚爱,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国人为解放东北故土而战。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聚焦,难点突破,走进作者,背景追溯,拓展链接,自主学习案,随堂巩固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读精彩语句,扩展思考,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