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导学案
展开【例1】下列各项中,都是因为人体内缺乏激素而引起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 ④血友病 ⑤巨人症 ⑥侏儒症 ⑦大脖子病 ⑧夜盲症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⑥⑦
C.①②⑥ D.①④⑥⑧
【解析】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疾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白化病和血友病是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巨人症和侏儒症分别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和过少而引起的;大脖子病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的增生肿大;夜盲症是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答案】C
【例2】(2011·上海普陀)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 g/L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解析】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 g/L的物质是葡萄糖。血糖在AB段上升由正常范围到超过正常范围,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BC段下降主要是用于氧化分解。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不断分解,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
【答案】D
【例3】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解析】由题图可知:c为下丘脑,b为终端内分泌腺,a为垂体。b若为甲状腺,则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动物体生长发育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B
【例4】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_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胰液中消化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激素B是通过______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解析】咀嚼食物时直接引起胰液的分泌,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属于机体生来就有的,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本能行为。它的神经联系是固定的,因此是非条件反射;当食物进入胃内后,由图显示出,中枢神经和激素A共同使胰液分泌增加,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种类属识记内容;激素均由内分泌腺直接释放入血液和淋巴(最终汇入血液),并作用于一定的组织器官,因此激素B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到达胰腺的。
【答案】(1)非条件反射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胰麦芽糖酶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 (4)血液循环
※小试高考※
1.(2010·浙江理综)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解析】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支配;通过实验②③可以证明胰液的分泌还受体液调节,所以选A项。从实验变量的处理无法得出其他选项中的结论。
【答案】A
2.(2010天津高考理综,4)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根据题意,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所以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上升,所以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C
※能力提升训练※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
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 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 (2010·江苏单科)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使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畸形率上升,并逐渐雌性化。由此可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D.抗利尿激素
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B.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4、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5、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6、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症状是( )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7、甲状腺激素在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 ( )
A.有机物分解加强
B.O2消耗量增加
C.ATP形成增多
D.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8、(双选)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二、非选择题
9、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10、下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2)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________;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当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____。
(3)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细胞进行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分析Ⅱ型糖尿病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C【解析】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生殖器官,使雄性动物雌性化,可见该物质类似于雌性激素。
3、C【解析】人体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80~120 mg/dL,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以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主。血糖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氧化分解供能,所以当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减少时,可导致血糖浓度的持续升高。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4、B【解析】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使血糖升高,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由于血糖下降,所以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
5、B【解析】切除垂体后,不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
6、D【解析】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故消瘦而食量大。氧化分解过程中无ATP形成,释放的能量全部变为热能散失,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7、D【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的功能,但由于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对平衡,以确保体温的恒定,故D项错误。
8、AC【解析】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当人体过度紧张或寒冷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出现电位的变化即图中的④;同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即图中的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即图中的②;当血糖含量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
9、【解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其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降低。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造成甲状腺增生性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碘元素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人在寒冷或情绪紧张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增加,使垂体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促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4)下降 (负)反馈
10、【解析】结构②与细胞膜的识别有关,化学成分是糖蛋白。①是信息分子,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反馈调节。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血糖浓度较高。
【答案】(1)蛋白质(或糖蛋白)
(2)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3)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写出任意两项即可)
(4)胰岛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受体发生改变)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使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③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加
④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3 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育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3 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育优秀课时作业,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动物细胞工程,0分),【答案】D,【答案】B,【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0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