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原卷版).docx
    •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解析版).docx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原卷版)第1页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原卷版)第2页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原卷版)第3页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解析版)第1页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解析版)第2页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文件包含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原卷版docx、方法1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方法1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一、多选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函数的对称中心是()
    C.“,”的否定是“,”
    D.设常数使方程在闭区间上恰有三个解,则
    【答案】CD
    【分析】
    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出数列的和判断A,直接求函数对称中心判断B,通过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判断C,解出三个零点,求出和,判断D.
    【解析】
    若,令,可得,



    所以A不正确.
    函数的对称中心是(),所以B不正确.
    “,”的否定是“,”;满足特称命题的否定形式,所以C正确.
    设常数使方程化为,在闭区间上恰有三个解,则.所以D正确.
    故选:CD.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半径为,圆心角的弧度数为的扇形面积为
    B.若、为锐角,,,则
    C.若、是的两个内角,且,则
    D.若、、分别为的内角、、的对边,且,则是钝角三角形
    【答案】BCD
    【分析】
    对A,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可得;对B,根据利用和差公式展开即可求得;对C,利用正弦定理分析判断;对D,利用余弦定理判断角是钝角,即可判断是钝角三角形.
    【解析】
    A选项,,故A错;
    B选项,,
    又∵、为锐角,,∴,
    又∵,∴,∴,∴,故B正确;
    C选项,∵,∴(为的外接圆半径),∴,故C正确;
    D选项,∵,由余弦定理可知,
    ∴为钝角,∴是钝角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BCD.
    【小结】
    关于三角函数中角的配凑问题,需要注意配凑以后展开时需要注意诱导公式,和差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的运用;解三角形问题中,注意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一般两边两角的问题采用正弦定理解决,一般三边一角的问题利用余弦定理解决.
    3.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角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BD
    【分析】
    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而,可得,即可求得答案.
    【解析】
    由正弦定理可得,
    ,而,
    ,
    ,
    故或.
    故选:BD.
    【小结】
    本题考查了根据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内角,解题关键是掌握正弦定理和使用正弦定理多解的判断,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二、单选题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若、是的两个内角,且,则
    B.若、为锐角,,,则
    C.半径为,圆心角的弧度数为的扇形面积为
    D.若、、分别为的内角、、的对边,且,则是钝角三角形
    【答案】C
    【分析】
    A.利用正弦定理,判断;B.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计算的值,再根据角的范围,求角;C.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判断;D.根据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
    A选项,∵,∴(为的外接圆半径),∴,对,
    B选项,,
    又∵、为锐角,,∴,
    又∵,∴,∴,∴,对,
    C选项,,错,
    D选项,∵,∴由余弦定理可知,
    ∴为钝角,∴是钝角三角形,对,
    故选:C.
    【小结】
    本题较难判断的选项是B,涉及角的变换,以及根据,,缩小角的范围,从而能够判断结果.
    5.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并根据角的范围,结合诱导公式,化简后得到角的值.
    【解析】
    显然,故,则,则.
    故选:B.
    6.若,,则( ).
    A. B.0 C. D.或0
    【答案】A
    【分析】
    由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变形已知条件,由可得,从而求得的值,再计算
    【解析】
    由,
    可得,
    即.
    因为,所以,,
    即,于是,所以.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一般先化简,然后再由三角函数公式变形计算,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可以求出角,然后再计算三角函数值.
    7.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可得,由此可得答案.
    【解析】
    因为,所以,所以.
    又,所以,
    故选:D.
    【小结】
    本题考查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式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8.已知为锐角,且cos=,cos=,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为锐角,且,,求出,求的值,确定的值.
    解析:因为为锐角,且,
    所以可得,
    由为锐角,可得,

    故,故选B.
    小结:三角函数求值有三类:(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总有一定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转化为特殊角并且消除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而得解.(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3)“给值求角”:实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确定角.
    9.已知均为锐角,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依题意,求cos(α+β),结合角的范围可求得α+β的值.
    【解析】
    由已知α、β均为锐角,,

    又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0<α+β<π,
    ∴α+β=.
    故选B.
    【小结】
    解答给值求角问题的一般思路:①求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此时要根据角的范围合理地选择一种三角函数;②确定角的范围,此时注意范围越精确越好;③根据角的范围写出所求的角.
    10.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由余弦定理对条件进行化简,可得,再由锐角中,可得角的大小.
    【解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
    所以,即.
    又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由正弦值求角等解三角形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容易题目.
    11.若,,且,,则的值是( )
    A. B.
    C.或 D.或
    【答案】A
    【分析】
    先计算和的取值范围,根据取值范围解出和的值,再利用
    求解的值.
    【解析】
    ∵,∴.
    ∵,∴,
    ∴,.
    ∵,∴,
    ∴,

    .
    又∵,
    ∴.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中和差角公式的运用,难度一般.解答时,要注意三角函数值的正负问题,注意目标式与条件式角度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和差角公式求解.

    三、解答题
    12.在中,点在边上,,,.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2).
    【分析】
    (1)由与互补,已知角正切值可得,又,结合两角和正切公式求,即可知角的大小;
    (2)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根据正弦定理求,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的面积,由即可求的面积.
    【解析】

    (1)∵,
    ∴.
    ∵,
    ∴.
    ∵,
    ∴.
    (2)∵,,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
    ∴的面积.
    ∵点在边上,,
    ∴的面积.
    【小结】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注意两角和正切公式的应用.
    (2)综合应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求面积.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点、两点,且点在直线上,.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列方程组解出点坐标,可得,;利用点在圆上,可得,;
    (2)由得出的范围,求出,结合的范围求值即可.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
    (2)因为且,所以,所以.
    又,,
    所以,所以.
    14.已知.
    (1)求的值;
    (2)已知,,且,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先求出,再化简即得解;
    (2)先求出,再求出,求出,即得解.
    【解析】
    (1)由已知得,所以

    (2)由,可得,
    则.
    因为,所以,
    又,则,
    因为,,
    则,则,
    所以.
    【小结】
    本题容易得出两个答案,或.之所以得出两个答案,是没有分析缩小的范围,从而得到.对于求角的大小的问题,一般先求出角的某三角函数值,再求出角的范围,再得到角的大小.
    15.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先求出的值,再计算的值,将展开即可求解;
    (2)求出和的值,再计算的值,结合、,即可求出的值.
    【解析】
    (1)因为,,所以,
    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小结】
    解给值求角问题的一般步骤
    (1)求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
    (2)确定角的范围;
    (3)根据角的范围写出角的大小.
    16.已知且
    (1)求和;
    (2)求的值.
    【答案】(1) , (2)
    【分析】
    (1)由,则,,根据可得,结合平方关系可求解.
    (2)先求出,然后由,求出的值,可得答案.
    【解析】
    (1)由,则,
    由,即 即
    由,则,
    所以
    (2)
    所以,所以


    又,所以
    【小结】
    关键小结:本题考查已知三角函数值求三角函数值和求角,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角的范围,在利用平方关系求正弦和余弦时的符号,利用角的变换关系得到,从而求出的值,属于中档题.
    17.已知函数,求:
    (1)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且,求的值;
    (3)若,在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2);(3).
    【分析】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化简函数的解析式为,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可求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可求得函数的最大值;
    (2)求出的取值范围,由可得出,可得出,进而可求得角的值;
    (3)令,由可求得,由可得出,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函数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数形结合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由此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
    (2),则,
    ,可得,,解得;
    (3)当时,,令,则.
    由可得,即,即,
    所以,直线与曲线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当时,即当时,
    直线与曲线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小结】
    通过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关键点在选取函数,常遵照以下原则: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选正弦较好.
    18.已知函数,求:
    (1)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且,求的值;
    (3)若,在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2);(3).
    【分析】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化简函数的解析式为,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可求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可求得函数的最大值;
    (2)求出的取值范围,由可得出,可得出,进而可求得角的值;
    (3)令,由可求得,由可得出,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函数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数形结合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由此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
    (2),则,
    ,可得,,解得;
    (3)当时,,令,则.
    由可得,即,即,
    所以,直线与曲线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当时,即当时,
    直线与曲线在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小结】
    通过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关键点在选取函数,常遵照以下原则: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选正弦较好.
    19.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由已知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求得,根据代入即可求得求得结果.
    (2)由(1)利用二倍角公式,可求得,进而可得的值,根据角的范围,即可确定结果.
    【解析】
    (1)∵,且
    ∴∴
    又∵

    (2)∴∴或
    ∵∴
    又∵∴
    ∵,且∴
    又∵∴∴
    【小结】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考查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属于基础题.
    20.在中,点在边上,已知,.
    (1)求;
    (2)若,,求.
    【答案】(1);(2)或.
    【分析】
    (1)首先可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得以及,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求得,最后根据即可得出结果,
    (2)首先可根据正弦定理求出,然后根据(1)求出,最后借助余弦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解析】
    (1)在中,,,
    则,,
    故,

    因为,所以.
    (2)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
    结合余弦定理有,
    化简得,解得或,
    故或.
    【小结】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考查计算能力,体现了综合性,是中档题.
    21.(2017-2018学年全国18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已知向量,,其中,且.
    (1)求和的值;
    (2)若,且,求角.
    【答案】(1),;(2).
    【解析】
    (1)∵,∴,即.
    代入,得,
    又,则,.
    则.
    .
    (2)∵,,∴.
    又,∴.
    ∴==.
    由,得.
    22.已知,,.
    (1)求的值;
    (2)求角的大小.
    【答案】(1);(2).
    【分析】
    (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的值,然后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可求的值;
    (2)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求得的值,结合角的取值范围,进而可求得角的值.
    【解析】
    (1),,,
    ,因此,;
    (2),,
    ,,

    ,.
    【小结】
    本题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值,同时也考查了利用三角函数值求角,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3.已知,
    (1)求的值;
    (2)求角的大小.
    【答案】(1);(2)
    【分析】
    (1)先通过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求出,进而可求出;
    (2)先通过求出,再通过展开可得答案.
    【解析】
    解:(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2)因为,且,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小结】
    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应用,是中档题.
    24.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根据,得到,由利用平方关系求得,然后由求解.
    (2)由(1)知,然后由求解.
    【解析】
    (1)因为,
    所以,又,
    所以,
    所以,
    .
    (2)由(1)知,
    所以,
    因为,
    所以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5.已知,且,
    求:(1)求的值.
    (2)求的角
    【答案】(1);(2).
    【分析】
    (1),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展开即可求解.
    (2)根据的值先求值,再求的值,再利用的范围即可求解.
    【解析】
    (1)
    (2)

    ∵且∴∴
    ∵且∴∴
    ∴∴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以及正切的二倍角公式,考查了给值求值、给值求角题型,属于中档题.
    26.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原式除以,分子分母再同时除以即可得解;(2)由及二倍角公式求出、,再由求出、,代入的展开式即可得解.
    【解析】
    (1)原式;
    (2)且,,则,


    ,,,


    又,,
    .
    【小结】
    本题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求值、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余弦公式、配凑法求三角函数值,属于中档题.
    27.(1)化简:;
    (2)已知,,其中,,求的值.
    【答案】(1)1;(2).
    【分析】
    (1)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即可;
    (2)先利用和的正切公式求出,即可求出的值.
    【解析】
    (1)原式;
    (2)∵,
    又∵,,∴,
    ∴.
    【小结】
    本题考查诱导公式以及和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8.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可求的值.
    (2)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求,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可求,从而得到的值.
    【解析】
    (1)已知,,
    ∴,

    .
    (2)由(1)可得,
    ∵,
    ∴,
    ∵,,
    ∴,
    故.
    【小结】
    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两角和的正切、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在求解的过程中注意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的符号的影响,另外知道角的三角函数值确定角的大小时,需结合角的范围来判断,本题属于中档题.
    29.已知,为锐角,且,是方程的两根.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或.
    【分析】
    (1)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的值;
    (2)先求出或,再分类讨论,接着求,,最后求的值.
    【解析】
    解析:(1)依题意有:,,,
    ∴,
    所以;
    (2)由(1)可得或,
    当时,即
    又∵,
    ∴,.
    ∴.
    当时,即
    又∵,
    ∴,.
    ∴.
    【小结】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公式,是基础题.
    30.(1)已知是第三象限角,且,求的值;
    (2)已知,为锐角,,,求.
    【答案】(1);(2).
    【分析】
    (1)对式子两端平方后可得,继而可求得
    ,最后得出的值;
    (2)结合已知条件利用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
    (1)由题可得,
    所以,
    所以,
    ∵是第三象限角,
    ∴;
    (2)∵为锐角,,∴,
    ∵,,
    ∴,,


    ∵为锐角,∴.
    【小结】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的应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属于此类题常见角的变形,属于常考题.
    3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解三角方程.
    【答案】(1)周期;(2)或.
    【分析】
    (1)利用降次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辅助角公式化简,由此求得的最小正周期.
    (2)由解方程,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
    【解析】
    (1)由已知,有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由,
    可得,
    则,或,,
    即,或,,
    所以的取值集合为或.
    【小结】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考查三角函数最小正周期的求法,考查三角方程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32.已知.
    (1)求和;
    (2)求角.
    【答案】(1);;(2).
    【分析】
    (1)由已知求出,的取值范围,结合同角三角形的基本关系即可得和.
    (2)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出的值,进而求出,即可得角.
    【解析】
    解:(1)由,得,,
    所以, 又,则,
    所以.
    (2)
    ,因为,所以,
    得.
    【小结】
    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本题的易错点是未能正确求出角的取值范围.
    33.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由平方关系得出的值,利用半角公式求解即可;
    (2)由,的范围得出的范围,利用平方关系得出的值,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求值即可.
    【解析】
    (1)因为,,
    所以.
    从而.
    (2)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方关系,半角公式以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求值,属于中档题.
    34.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大小.
    【答案】(1);(2).
    【分析】
    (1)根据和可求出;
    (2)先算出,然后算出,然后结合的范围可得出答案.
    【解析】
    (1)由得,代入得
    ∵,,∴

    (2)由,,
    ∴ ,∴
    ∴ =.
    又 ∴
    【小结】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函数的同角基本关系和和差公式,属于基础题.
    35.已知函数,.
    (1)的周期是,求,并求的解集;
    (2)已知,,,,求的值域.
    【答案】(1),或,;(2).
    【分析】
    (1)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出的值,然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列出关于的等式,解出即可.(2)利用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化简,结合的范围和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求出的值域.
    【解析】
    (1)由于的周期是,所以,所以.
    令,故或,整理得或.
    故解集为或,.
    (2)由于,所以.所以


    由于,,所以.
    ,故,故.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小结】
    本题考查正弦型函数已知值求角,考查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的应用以及求正弦型函数的值域,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属于基础题.
    36.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原式除以,分子分母再同时除以即可得解;(2)由及二倍角公式求出、,再由求出、,代入的展开式即可得解.
    【解析】
    (1)原式;
    (2)且,,则,


    ,,,


    又,,
    .
    【小结】
    本题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求值、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余弦公式、配凑法求三角函数值,重点考查转化与化归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型.
    37.已知向量,.
    (1)若,求的值;
    (2)设,若,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根据向量模的表示,即可求得;
    (2)向量用坐标表示,经简单三角变换,结合的范围即可求解.
    【解析】
    (1)由,,
    则,

    得:,
    ∴,
    (2)由,
    得:,分别对两式平方得
    再两式求和得:,整理得,即
    ∵,
    ∴,
    ∴.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模的计算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38.已知a,b,c分别是三角形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
    (1)若,求角A;
    (2)在(1)的条件下,若,,求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1);(2).
    【分析】
    (1)将函数解析式进行化简整理,根据题意得到等式,得到,从而求得;
    (2)由得,即,结合的条件,可以断定,从而得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解析】
    (1)


    (2)由,则,
    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由,所以面职为.
    【小结】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恒等变换,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简单题目.
    39.已知.
    (1)求的值;
    (2)若,且,求.
    【答案】(1);(2).
    【分析】
    (1)利用诱导公式结合弦化切思想可得出关于的等式,即可解得的值;
    (2)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求得的值,结合角的取值范围可求得的值.
    【解析】
    (1),
    解得;
    (2)由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得.
    ,因此,.
    【小结】
    本题考查利用诱导公式、弦化切思想求值,同时也考查了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求角,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0.已知锐角的面积等于,且.
    (1)求A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由面积公式可得,从而得出角A的值;
    (2)由余弦定理求出边,再由正弦定理求出,进而求出,再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出即可.
    【解析】
    (1)∵,
    ∴,又是锐角三角形,∴.
    (2)由余弦定理

    由正弦定理得,
    又B为锐角,得,
    ∴.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41.(1)已知,,求;
    (2)已知,,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利用特殊角的函数值,可求的值.
    (2)先求的值,再根据两角差的正切可求的值.
    【解析】
    (1), ,即或.
    当时,.
    (2)由,得, ∴,

    【小结】
    三角函数的中的化简求值问题,我们往往从次数的差异、函数名的差异、结构的差异和角的差异去分析,处理次数差异的方法是升幂降幂法,解决函数名差异的方法是弦切互化,而结构上差异的处理则是已知公式的逆用等,最后角的差异的处理则往往是用已知的角去表示未知的角.
    42.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值;
    (2)在中,,且,若,求角B的大小.
    【答案】(1);(2).
    【分析】
    (1)用降次公式,两角和与差公式,辅助角公式化简,再求得最小值;
    (2)由,求得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得角.
    【解析】
    (1)


    因为当时,的最小值为,
    所以的最小值为
    (2)由(1)知,,即.
    因为,所以,所以,即.
    在中,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因为,所以.
    【小结】
    本题考查了降次公式,两角和与差公式,辅助角公式,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属于中档题.
    43.已知锐角与钝角,,.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2)
    【分析】
    (1)根据,的范围结合平方关系,可得,然后使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可得结果.
    (2)根据(1)可得,依据,使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计算,最后可得结果.
    【解析】
    (1)由题可知:
    且,
    所以
    所以

    (2)由,则
    又由(1)可知,,所以
    所以
    则,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小结】
    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以及平方关系,关键在于角度的范围以及对公式的记忆,考验计算能力,属中档题.

    相关试卷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7:图像法求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7:图像法求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文件包含方法7图像法求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原卷版docx、方法7图像法求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文件包含方法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原卷版docx、方法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2:齐次式法求三角函数值: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 方法2:齐次式法求三角函数值,文件包含方法2齐次式法求三角函数值原卷版docx、方法2齐次式法求三角函数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