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2.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3.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并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板书〗被动运输:由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边讲边列表〗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后者必须有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实现。
3.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这是细胞的胞吞作用。这对于人体有防御功能,并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技能训练〗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K+和Mg2+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
2.Na+和Cl-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
3.因为以上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较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
〖小结〗见上表。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D。 2.A。
拓展题
低温环境肯定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组成细胞膜的分子的流动性也会相应降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也会因有关酶的活性降低而受到抑制。这些都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运输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运输
主动运输
跨膜方向
高→低
高→低
一般:低→高
载体协助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消耗能量
不用
不用
用
物质举例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
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
K+、Mg2+、Na+ 、Cl-等-带电荷的离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典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思维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