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工色,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有同种分子构成的
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以下实验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B.探究铁锈蚀条件
C.验证MnO2可催化H2O2溶液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硫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因为同种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SO2与SO3--组成元素相同
B.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C2H4与C3H6--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D.NaNO3与KMnO4--氮元素与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9.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g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呈无色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含Fe D.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图中X是氢氧化钠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则M为( )
A.Ag+ B.Cu2+ C.Na+ D.CO32﹣
13.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固体质量为( )
A.15.5g B.25.1g C.39.5g D.20.3g
二、多选题
1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4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7
C.若丙是Cu,丁是二氧化碳,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克,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三、填空题
1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用作保护气,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
16.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其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某同学将其分别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为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17.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物质甲的分子模型。一定质量的甲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待测3”为______________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物质
甲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待测1
待测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4.4
待测3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品盛放波尔多液(含CuSO4),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20.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
②Zn(NO3)2、AgNO3
③Zn(NO3)2、Cu(NO3)2
④Zn(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为钠、镁、铝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镁元素与溴元素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Na、Mg、Al三种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__周期。
四、实验题
2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气体从a口通入,请在方框内将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
五、推断题
24.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A、B、D、E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的水溶液呈黄色。则B的化学式为_____;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六、综合应用题
25.酸、碱、盐是生活中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合物,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小苏打 b烧碱 c氢氧化铝 d熟石灰 e氢氧化镁
(2)如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mL这种浓硫酸稀释为18.4%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g。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如上图所示为气密性良好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体积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实验时把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加入到盛有药品的锥形瓶中。
①写一个使气球A胀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写一个使气球B胀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如上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___________;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爆竹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
B、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紫烟的产生只是香炉峰的水受热在液态和气态间的两态变化,并没产生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故B选项正确;
C、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
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B。
2.C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纯净物,错误;
C、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工色,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正确;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以验证CO2能与水反应,有利用控制变量法,正确;
B、第一个试管中铁钉和水、氧气接触,容易生锈,第二个试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不生锈,第三个试管中铁钉处于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有氧气、水参加,有利用控制变量法,正确;
C、一个试管加入了二氧化锰,另一个试管没有加二氧化锰,若加了二氧化锰的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利用控制变量法,正确;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正确;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增大,错误;
C、硫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因为同种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人被动吸烟,正确;
故选B。
5.A
【详解】
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油中含有碳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知,用特殊催化剂不可把水变成汽油,错误;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C、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故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错误;
故选C。
7.D
【分析】
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变红,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它们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
【详解】
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故A正确;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故B正确;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
D、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8.D
【详解】
A、SO2与SO3都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都是28,说法正确。
C、C2H4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C3H6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都是86%,说法正确。
D、NaNO3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MnO4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锰元素的质量为+7价,它们的化合价不同。
故选:D。
9.C
【分析】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ag锌粉,可能发生的反应为:①Zn+2AgNO3=Zn(NO3)2+2Ag,②Zn+Fe(NO3)2=Zn(NO3)2+Fe。反应①中固体质量增加,反应②中固体质量小,由于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因此两个反应一定都发生。
【详解】
A、根据金属和金属盐溶液的优先置换原理,Zn先置换出Ag,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Fe,因此无法确定锌和硝酸亚铁是否完全反应,故滤液不一定呈无色,选项A错误;
B、滤液中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选项B错误;
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铁,可能有锌,选项C正确;
D、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铁,可能有锌,因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能将氢元素从稀硫酸或盐酸中置换出来;除钾、钙、钠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活动性最强的优先置换活动性最弱的金属。
10.D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c物质易溶于水,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A
【分析】
由图像可知,开始时溶液pH大于7,故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反应。
【详解】
A、图中c点pH小于7,溶液中酸过量,故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正确;
B、图中a点pH大于7,溶液显碱性,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蓝色,错误;
C、由分析得,图中X是稀硫酸,错误;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铁离子的个数为1,则正电荷总数为3×1,负电荷总数为1×3+2×2,则M应带正电荷,设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x,则3×1+4x=1×3+2×2,x=1;因为银离子不能与氯离子共存,则M为Na+。
故选C。
【点睛】
酸碱盐的溶液都呈电中性,因为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数。本题就是按照这个原则结合题意来完成解题的。
13.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种类不变。
【详解】
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是硫酸中的氢元素生成的,硫酸中氢元素和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比为,设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中的硫酸根离子等于硫酸中硫酸根离子质量,则反应后溶质的质量等于,故选C。
【点睛】
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中的硫酸根离子等于硫酸中硫酸根离子质量。
14.BC
【分析】
由反应前(t0)可知,丁的质量分数=1-21%-22%-40%=17%。由反应后(t2)可知,乙的质量分数=1-54%-39%=7%,甲的质量分数为0。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的质量比为40%:(21%-7%):(54%-22%):(39%-17%)=20:7:16:11。由图可知,甲、乙质量分数减小,属于反应物,丙、丁质量分数增大,属于生成物。
【详解】
A、由分析知,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刻,甲反应了二分之一,故乙消耗的质量分数为(21%-7%)×=7%,故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21%-7%)=10:7,错误,符合题意;
C、若为碳还原氧化铜,则,160:12≠20:7,质量比不符合;若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则,80:28 =20:7,质量比符合要求。但此时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错误,符合题意;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克,则甲的质量为40g,乙的质量为21g,再增加20g甲,则反应前甲、乙质量比为(40g+20g):21g=20:7,所以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
15.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CaO 碳元素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可用作保护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化合价为正二价,两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O;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碳元素。
16.铁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产黑色固体 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判断铜和银活动性的强弱
【详解】
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产黑色固体;
某同学将铁分别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分别置换出银和铜,说明铁活动性大于银和铜,为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做的实验是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判断铜和银活动性的强弱。
17.CO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详解】
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CO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18.5.6 3CH4+5O26H2O+CO2+2CO
【详解】
根据图示分子模型可知甲是CH4;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质量不变,CH4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即为10.8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则甲烷的质量“待测1”为1.2g 4.8g;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4.8g甲烷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CO2和CO中碳元素的质量之和,因此生成CO的质量“待测3”为:4.8g4.4g+“待测3”,故“待测3”=5.6g;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待测2”为:10.8g+4.4g+5.6g-4.8g=16g;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3∶5∶6∶1∶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6H2O+CO2+2CO。
19.铝制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产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Fe+CuSO4=Cu+FeSO4
【详解】
(1)铝制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产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产铜和硫酸亚铁,Fe+CuSO4=Cu+FeSO4。
20.② 溶液中存在AgNO3,那么溶液中必定存在硝酸铜,不可能只有Zn(NO3)2、AgNO3
【分析】
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锌铜银;故锌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如果锌过量再和硝酸铜反应生产铜和硝酸锌,若锌还过量则剩余锌单质;
【详解】
由分析得:
①锌过量,则只有Zn(NO3)2 正确;
②溶液中存在AgNO3,那么溶液中必定存在硝酸铜,错误;
③硝酸银反应完毕,溶液中可能存在Zn(NO3)2、Cu(NO3)2 ,正确;
④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可能存在Zn(NO3)2、Cu(NO3)2、AgNO3,正确;
不合理的猜想②,溶液中存在AgNO3,那么溶液中必定存在硝酸铜,不可能只有Zn(NO3)2、AgNO3。
21.26.98 MgBr2 三
【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Al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35=2+8+18+x,x=7,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为+2,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MgBr2;
Na、Mg、Al三种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22.①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
【详解】
解:(1)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23. B
【详解】
(1)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因为装置A的试管口处没有棉花团,所以可用于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洗气应“长进短出”,故气体应从长导管口通入,如图:。
24.Fe
【详解】
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A、B、D、E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可知A为氧化铁,因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盐酸,A能转化成B,B和盐酸反应,说明B是铁;A、B、D、E中含有铁元素;E的水溶液呈黄色,可由氧化铁和盐酸转化生成,可知E是氯化铁溶液;D能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含有铁元素,可知D为氢氧化铁。则B的化学式为Fe;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ace 79.6 防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造成酸液溅出伤人 生成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 解: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7.6t。
【详解】
(1)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b烧碱、d熟石灰腐蚀性太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a小苏打、c氢氧化铝、e氢氧化镁腐蚀性小可以和胃酸反应,适合治疗胃酸过多;
(2)1cm3=1mL,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10mL×1.84g/mL×98%=(10mL×1.84g/mL+x)×18.4%,x=79.6g;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造成酸液溅出伤人;
(3)①使气球A胀大,那么装置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反应可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②使气球B胀,那么装置中该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4)工业炼铁示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生成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有铁生成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为:;
(5)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现象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