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酸和碱 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机构用)
展开这是一份第10章 酸和碱 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机构用),共13页。
考点1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1.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________(填名称),可以帮助消化。
2.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酸,在稀释浓硫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H+,写出硫酸在水中解离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____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_处理该废液。
3.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____(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2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3Cu+8HNO3===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请你参与。
(1)检验物质。按图1实验,可确定X是盐酸,则Y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溶质成分。由图2实验,A中固体全部溶解,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硫酸铁。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接着向试管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产生沉淀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A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总结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杭州)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泰安)如图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后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7. (自贡)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海南)某工业品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请回答:
(1)将该盐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3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盐酸因含有少量Fe3+而显黄色(其他杂质忽略不计)。现取少量样品,与适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实验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H+和NO3-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________。
9. (长春)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Mg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3)2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实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KOH与H2SO4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写出滤液a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用白色沉淀A一定能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 用白色沉淀B能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 用滤液b与适量的K2SO4溶液混合,过滤,制备KNO3溶液
D. 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或过量的Na2CO3溶液都有明显现象
考点2 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1. 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________。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敞口放置在实验室的NaOH溶液产生了兴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猜想与假设】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2)小张取用小王第①步反应后的滤液,滴加CuCl2溶液,有_______色沉淀产生,证明自己猜想错误。
【反思与评价】
(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常加入适量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再过滤除去该杂质。
(2)小王、小张通过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实验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成都)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滨州)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Na2CO3 B. CO2 C. FeCl3 D. Ba(NO3)2
5. (葫芦岛)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
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
【废液处理】
(1)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________色。
(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3)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上述实验活动验证了碱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 (青岛)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反思与拓展】
①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借助于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简述他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课时2 中和反应和pH
考点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花生 B. 马铃薯 C. 玉米 D. 苹果
2. 下列数据都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若要测定清水江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紫色石蕊溶液 B. pH试纸 C. 无色酚酞溶液
4. (广东)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 食醋 B. 食盐水 C. 氨水 D. 柠檬水
5. (云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血浆7.35~7.45 B. 胃液0.9~1.5 C. 胆汁7.1~7.3 D. 胰液7.5~8.0
6. (重庆)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pH为( )
A. 8 B. 7 C. 6 D. 4
7. 宜宾)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使土壤、湖泊酸化,还能加速建筑物、桥梁、电缆等的腐蚀。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酸雨的pH________5.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已知:SO2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不稳定,在空气中可被O2氧化成H2SO4。此外,在空气中,粉尘作催化剂,SO2还能被O2氧化成SO3。SO3也可与水反应生成H2SO4。H2SO4的酸性比H2SO3强。
①写出H2SO3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应用
1.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填空:
(1)很多食品包装袋内都装有干燥剂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的小纸袋,写出生石灰能够起干燥作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市锰矿资源丰富,某电解锰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效果考虑,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除去硫酸。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K2SO4; (2)K2SO4和________。
【设计实验】
【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选项)。
A. Ba(NO3)2 B. 锌粒 C. Cu D. 盐酸
4. (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5. (枣庄)向盛有50 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6. (常州)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图1 图2 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满分·必练
考点1
1. (1分)盐酸(1分)
2. (4分)(1)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分) H2SO4=== 2H++SOeq \\al(2-,4)(1分) (2)紫色石蕊溶液(1分) 熟石灰(1分)
3. (6分)(1)实验二(1分) 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硫酸中产生白色沉淀(1分) (2)Ba(NO3) 2+ H2SO4=== BaSO4↓+2HNO3(1分) H+(1分) (3)NO(1分) (4)先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再用水冲洗(或加热至红色固体全部变黑,冷却后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合理即可)(1分)
4. (5分)(1)碳酸钠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等,合理即可)(1分) (2)H2SO4和Fe2(SO4)3(1分) ①Fe2O3+3H2SO4=== Fe2(SO4)3+3H2O(1分) ②NaOH+HCl=== NaCl+H2O(1分) (3)酸能与盐、金属氧化物、碱反应(或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1分)
5. B 6. C
7. (1)BD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后面
8. (1)小于 (2)1∶94
9. (1)H2SO4+Ba(NO3)2=== 2HNO3+BaSO4↓ (2)能 (3)①KNO3、Mg(NO3)2或KNO3、Mg(NO3)2、HNO3 ②BD
考点2
1. (1分)苛性钠(或烧碱、火碱)(1分)
2. (6分)【猜想与假设】CO2+2NaOH=== Na2CO3+H2O(1分) 【进行实验】(1)白色沉淀(1分) 蓝(1分) (2)蓝(1分) 【反思与评价】(1)Ca(OH)2[或Ba(OH)2](1分) (2)密封保存(1分)
3. (1)OH-(或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固体 (3)Ca(OH)2+CO2=== CaCO3↓+H2O
4. (1)红色 (2)NaOH+HCl=== NaCl+H2O (3)C
5. 【实验操作】CO2+2NaOH === Na2CO3+H2O B中氢氧化钙溶液进入到A中(合理即可) 【废液处理】(1)红 (2)氯化钙、氯化钠(化学式也可) HCl+NaOH === NaCl+H2O[或2HCl+Ca(OH)2 === CaCl2+2H2O] (3)不能,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会产生污染(合理即可)
6. 【实验过程与分析】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反思与拓展】①先向试管中加入约 2 mL KOH 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②无反应物剩余
课时2 中和反应和pH
考点1
1. C 2. (1分)D(1分)
3. (1分)B(1分)
4. C 5. B 6. A
7.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小于 (2)①2H2SO3+O2=== 2H2SO4 ②增强 开始时酸雨中的溶质是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硫酸酸性更强
考点2
1. D
2. (3分)(1)CaO+H2O=== Ca(OH)2(1分) 化合反应(1分) (4)熟石灰[或Ca(OH)2](1分)
3. (8分)Ⅰ.红(1分) H2SO4+2KOH=== K2SO4+2H2O(1分) Ⅱ.【提出猜想】(2)H2SO4(1分) 【设计实验】气泡(1分) Na2CO3 +H2SO4=== Na2SO4+H2O+CO2↑(1分) pH小于7(或pH<7)(1分) 无色溶液变为红色(1分) 【发散思维】B(1分)
4. 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 HCl===NaCl+H2O,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因此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A错误;根据所得溶液pH=7,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B正确;混合后,由于有水生成,因此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C错误;混合前阳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混合后只有钠离子是阳离子,因此阳离子总数减小,D错误。
5. D 【解析】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减少至0,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质质量又开始增加,A错误;稀硫酸的pH小于7,当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但是不能无限向上增大,B错误;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物质的总质量在不断增大,C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稀硫酸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
6. (1)NaOH+HCl=== NaCl+H2O (2)HCl (3)12 (4)C
【解析】(1)烧杯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2)由图2溶液pH变化图像可知,溶液pH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 。(3)由图2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液体的体积为12 mL,图3中V即为恰好完全反应时的体积,则其数值最接近12。(4)图2中b点为部分氢氧化钠参加反应,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A正确;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为稀盐酸过量,取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钠,属于纯净物,B正确;图2中c→d所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已全部反应,NaCl的质量不再增加,C错误;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2章 化学与生活 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机构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枣庄市某中学的午餐食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章 盐和化肥 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机构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9章 溶液 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机构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