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选修3)期末测试卷1(A卷) Word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期末测试卷(基础测试卷)(专题4——5)(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答案】A【解析】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的数量要不能过多;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物种多,抵抗力稳定性高。2.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答案】D3.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沼气池中主要生物类群的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B.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C.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答案】B【解析】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除捕食关系之外,还有竞争关系。4.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B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C 生态农业的核心技术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D 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C5.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答案】B【解析】生态工程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超过了环境承载力;故选B。6.下图所示的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中NH3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答案】D7.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B.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该生态农业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解析】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综上所述,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A项正确;农作物的残枝落叶中含有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能量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落叶来利用这部分能量,B正确;该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正确。8.下列有关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只能用作牲畜饲料B.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C.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种类差别很大D.目前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试验尚未作出具体规定【答案】B9.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C不符合。10.根据一个人的基因身份证记录的基因特征,可以对下列的信息做出判断的是持有者一定患什么疾病 持有者不宜吃何种食品 持有者不宜与哪些人结婚生育 持有者可以接受什么人的器官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人类的很多遗传病不仅受基因控制,还受环境影响,因此,并不是具有某种遗传病基因的人就一定患相应的遗传病,故选B。11.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答案】D故选:D.12.下列关于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B.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C.灵长类动物体内隐藏的、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少于猪D.无论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在其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答案】C【解析】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1)对器官供体的处理:抑制或除去抗原决定基因.(2)成果:利用克隆技术培育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猪器官.目前,人体器官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此,人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向寻求可替代的移植器官,由于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猪体内隐藏得、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远远少于灵长类动物,类将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目光集中在小型猪的身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时,最大难题是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采用的方法是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解:A、人体移植器官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实现器官移植时,最大难题是免疫排斥,A正确;B、由于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人类将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目光集中在小型猪的身上,B正确;C、猪体内隐藏得、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远远少于灵长类动物,C错误;D、无论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D正确.故选:C.13.下图是某农户设计的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B.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农作物,蚕、驴、鱼、鸡、猪等均为消费者C.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D.塘泥施入农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答案】C14.下图为浙西某生态农场的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能量损耗随食物链延长而增加,降低了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农场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减少了污染【答案】C15.“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城市环境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答案】C【解析】退耕还林还草属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0分)下图甲为某市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____;试指出图中一处不属于能量流动的箭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该生态系统能否维持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__的控制作用。(3)沼气池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4)若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5)甲图中食用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图是农作物同化的能量流动途径,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其他能量去向。【答案】(每空1分)(1)多级利用;沼气池到农作物或家禽、家畜到农作物;(2)农作物;人;(3)核糖体;(4)生物种类;(5)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6)如图:(3分)【解析】略17.(18分)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蔬菜,不但丰富了市场,而且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试结合大棚内种植中的一些技术环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在寒冷的冬季,大棚内仍有较高的温度,能保证植物的正常成长,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是:                                                                  地球温室效应中和塑料大棚起相似作用物质是               制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有多种颜色,如无色、红色、绿色、蓝色等,从促进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何种颜色最好?             ,为什么?                          夜间适当      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因为                       大棚内每天要适量通风,否则棚内植物将不能成长,这主要是因为                 【答案】(每空2分)⑴①细胞代谢产生热量  阻止了对流散热太阳辐射输入的热量大于输出的热量CO2   无色      无色能吸收各种光谱  降低   可降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需要CO2作为原料18.(12分)下图甲为某农场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农场的某年能量流动示意图,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丙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情况据图分析回答:(1) 图甲中的蘑菇、蚯蚓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该生态农场建设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2) 据图乙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 图丙标注的字母中含动物粪便中能量的有________,g的数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1分)(4)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分)【答案】(1)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其他答案不给分)(2) 9.5×104 kJ/(m2·y) 16.7%(3) acf(缺一不得分) 小于(4)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相关试卷

    2021全国版生物《金考卷·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

    这是一份2021全国版生物《金考卷·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共30页。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培养基的说法错误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都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3 禁止生物武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3 禁止生物武器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有,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生物是,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