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天阳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平山天阳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辈(háng) 怠慢(dài) 煨炖(piān) 顾名思意
B、亢奋(kàng) 晦暗(huì) 农谚(yán) 草长莺飞
C、劫难(jié) 趋势(qū) 雾霭(ái) 单调枯燥
D、迁徙(xǐ) 凋零(diā) 譬如(pì) 诸如此类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贵港市教育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排。
B、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5.古诗词默写(6分)
①潭西南而望,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送张丞相》)
6.综合性实践活动(4分)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周边的许多农户都加入了开办农家乐的行列,小泽的爸爸妈妈也办了一家农家乐。周末,小泽在帮爸妈端菜时,发现爸妈正准备把上一桌客人未吃完的菜重新加工后拿给其他客人吃。请你站在诚信健康的角度替小泽劝劝他的爸爸妈妈。要求语言律体,表达合理。
二.阅读理解(48分)
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辅”和“望”的妙处。(3分)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对比阅读(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終,后遂无问津者。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着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B.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处处志之(做的记号)
D.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停止)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1.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甲文作答。(3分)
1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14.第①段中“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是”指代的是( )(3分)
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B.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
C.衰草连天,风雪载途。D.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B.“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C.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D.选文前两段和第③段的关系是从本质到现象,利用时间顺序在第③段归结什么是物候学。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②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③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④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⑤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⑥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⑦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⑧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⑨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⑩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⑪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⑫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⑬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⑭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⑮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⑯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6.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4分)
17.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历史悠久的丽江古城四方街的?(2分)
18.说说第⑬段画线句展现了怎样的生活画面。(3分)
19.说说第⑭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
20.名著阅读(6分)
(1)下列选项属于评论《红星照耀中国》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说它是一部以历史叙事为目标的小说,反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更为准确。——李杨
B.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可以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和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和丰满。——温儒敏
C.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柳斌杰
D.像哲学家一般地想,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罗斯丹
(2)下列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对主人公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从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A.海伦(《简爱》) B.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田海霞(《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分.写作
21.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D【解析】A应为顾名思义B应为农谚(yàn)C应为雾霭(ǎi)
2、B【解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用词不当。
3、C【解析】A缺宾语,B关联词语使用错误,D句式杂糅。
4、B【解析】应该是西北少数名族。
5、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落英缤纷
③青青子衿
④天涯若比邻
⑤气蒸云梦泽
6.爸爸妈妈,上一桌未吃完的菜重新加工拿给其他客人吃是不对的行为哦,别人吃过的菜就“经不卫生了,有别人的口水,我们可以将剩下的菜放到泔水桶喂猪啊,也没有浪费。而且我们开店要诚信赢天下,客人进咱们店里气饭,就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不可偷机取巧,有违诚信,这样生意才会越来越好。(回答时注意从诚信健康的角度回答,合理得体即可。)
二.阅读理解
7.“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城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拉近了两地的距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8.这两句诗意境高远,格调豪放,一扫离别诗的低沉情调,改变了送别诗悲伤、悲凉的传统格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真挚的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意思对即可)
9.C
10.D
11.①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②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是春天的景色,不是“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故选B。
14.D本题考查指代内容。“是”指代前文春夏秋冬四季变化。A项为春季景色,BC项为秋季景色,不全面。故选D。
15.A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根据“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可知,“大自然的语言”指自然现象,不是“农谚”;C.根据③段“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知,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不是“物候学”;D.选文前两段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和第③段的关系是从现象到本质;故选A。
16.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一滴水”将所见景色娓娓道来,富于浪漫和童趣。
17.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18.“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展现了一幅恬静、和谐的休闲民俗图。“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展现了一幅热情、融洽的宾主交流民俗图。
19.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游客们尽情玩乐的欢愉。
20.B(1)A是评价《红岩》;
B是评价《红星照耀中国》;
C是评价《朝花夕拾》;
D是评价《昆虫记》;
故选B。
明确思路: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三个著作中某个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成长的作用,语言流畅,内容充实。示例:我选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在保尔家避难时,给保尔讲了革命的理念,给他打开了新的大门;朱赫来教保尔英国式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21.略题
目
:
▲100
▲200
▲300
▲400
▲6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平原江山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阶段检测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2020-2021学年度中段知识检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