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汇总与同步练习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汇总与同步练习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知识点汇总与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字词,故事背景,内容要点,段落内容分析,人物赏析,主旨探究,写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生字词。
    曹刿(guì) 小惠未徧(biàn)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jiàn)焉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
    二.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
    既克:克,战胜。
    望其旗靡:靡,倒下。
    (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小大之狱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必以情 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4)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暗地。
    故:公问其故:缘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属:忠之属也: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有良田美池之属:类。
    以: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情:按照。
    必以分人:把。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兴兵攻打。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5)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6)省略成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
    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于)人。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
    (7)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三.作者与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故事背景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 、课文结构。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六、内容要点
    1.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
    “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4.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6.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7.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鲁庄公怎样?照应了上文的哪个句子?
    “故”是原因的意思,战争取胜还不知获胜的原因,由此可见,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句子。
    8.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来概括?
    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
    七、段落内容分析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什么作用?
    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
    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二是解释他为什么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八、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进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九、主旨探究
    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清明,民心所向 (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团结 君民一心 (团结曹刿、知人善用);掌握策略、以逸待劳 (不盲目于强齐硬战);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十、写法探究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曹刿论战(A)
    1.本文选自《左传》,旧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____体史书。
    2.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
    3.出自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登轼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 以中有足乐者
    C.其乡人曰 舍其文轩 D.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必以( )分人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2)乃入见乃:
    (3)弗敢加也 加:
    (4)神弗福也 福:
    (5)再而衰再:
    10.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11.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1.春秋 左丘明 编年
    2.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三鼓后 齐军辙乱旗靡时
    3.一鼓作气
    4.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5.B
    6.C
    7.(1)之 (2)断之 (3)鼓 气 鼓 气
    8.(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2)作战,要靠勇气。 (3)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说实情。 (4)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的情况,怕有埋伏。
    9.(1)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乃:于是,就
    (3)加:虚夸,夸大
    (4)福:赐福,保佑
    (5)再:第二次
    10.“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1.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曹刿论战(B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肉食者鄙( ) 又何间焉( ) 小信未孚( )
    牺牲玉帛( ) 登轼而望之( ) 夫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 )
    2.下列加点的“以”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必以分人
    C.可以一战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
    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诉讼事件)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大王加惠
    C.虽不能察 虽人有百手
    D.公问其故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所以动心忍性
    C.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D.富贵不能淫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井游记》通过描绘晚春美景,表露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B.《曹刿论战》通过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C.《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的豁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遍 遍:
    (3)必以信信:
    (4)必以情断之之:
    (5)智虽弗及 及: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9.【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
    10.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ǐ jiàn fú bó shì fú mǐ
    2.B B项中“以”的意思是“把”,其他三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3.B “必以信”中“信”的意思是“实情”。
    4.C A 项,两个“伐”分别为“攻打”“砍伐”的意思;B 项,两个“加”分别为“虚夸,夸大”“给予”的意思;C 项,两个“虽”都是“即使”的意思;D项,两个“故”分别为“原因”“旧、原来”的意思。
    5.C 6.A
    7.(1)间: 参与
    (2)遍: 遍及,普遍
    (3)信: 实情
    (4)之: 代指“狱”,案件
    (5)及: 到,达到
    8.(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样)就可以了。
    9.对话(或:语言) 衬托(或:对比)
    【解析】这两篇短文主要是记言的,通过人物的对答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对话”或“语言”。此外,【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鲁钝反衬出曹刿的机敏。所以第二空应填“衬托”或“对比”。
    10.①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取意见;②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有谋略。
    【参考译文】
    【乙】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凭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样)就可以了。如能在内心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会达到目的。”

    相关试卷

    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时训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活动探究,精准阅读,衔石填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