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3.1分子和原子
展开1.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3.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7.如图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隔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8.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9.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
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10.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11.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二、填空与实验
12.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
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入稀盐酸,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少,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后来观察到的现象.
14.向小烧杯Y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NaOH溶液,然后做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
(2)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理。
15.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__顺序先后变成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__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
16.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该实验说明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17.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什么?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什么?
(3)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写出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
18.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3-4-11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3.1分子和原子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答案】B
3.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C
4.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答案】B
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答案】B
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答案】C
7.如图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隔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D
8.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答案】D
9.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
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案】D
10.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答案】B
11.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答案】C
二、填空与实验
12.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
【答案】氧气或乙醇;铜或金刚石
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入稀盐酸,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少,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后来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酚酞变红色,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4.向小烧杯Y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NaOH溶液,然后做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
(2)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理。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开始变红,然后逐渐变为无色。(2)分子在不断运动,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红色逐渐褪去。
15.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__顺序先后变成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__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
【答案】胶头滴管;CBA;红;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_
16.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该实验说明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答案】A烧杯中液体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第二种;不能;不能;红
17.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什么?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什么?
(3)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写出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
【答案】胶头滴管;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
18.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3-4-11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答案】(1)进行对比 (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 (3)①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并总在不断运动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2水的净化: 这是一份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2水的净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下面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3.4离子: 这是一份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3.4离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3水的组成: 这是一份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3水的组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水是生命之源, 氢、氧元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