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4 孙权劝学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4 孙权劝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清思路,对话为主言简意丰,知识梳理,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2. 体会人物在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重点、难点)3. 学习文中人物刻苦治学的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在政治上对西夏、辽国采取割地忍让政策,并上《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关于历史散文的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三种。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的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像《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史记》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鲁肃,三国时吴国的军师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1、主谓之间可停顿。如:蒙/乃始就学2、谓宾之间可停顿。如:隔/篁竹,闻/水声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可停顿。 如:奉命/于危难之间4、句首的语气词、连词、关联词、总结 性词后面可停顿。如:夫/大国,难测也 故/逐之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读: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
1、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保留不翻译。2、调:调整倒装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3、替(换):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4、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使意思完整。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调)。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替)。卿言多务,孰若孤?(替)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补)。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物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来看了,长兄怎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孙权劝学
详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
鲁肃 吕蒙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
3.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
吕蒙和鲁肃对话时的神态心理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吕蒙的变化感到吃惊,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赞叹。
这不是埋怨鲁肃,而是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自豪与自得。
三读:读出语气(情味),体会人物形象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关心下属,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勤奋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幽默风趣,欣赏朋友的进步。
劝导别人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
知错就改,重视学习、勤于学习。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会欣赏他人。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1、《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2、司马光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⑴初: ⑵谓:⑶今: ⑷掌 事:⑸以: ⑹务:⑺岂: ⑻欲: ⑼为:⑽邪:
通“耶”,语气词,吗。
⑾但: ⑿当:⒀往事:⒁耳:⒂言: ⒃孰 若:⒄以为:⒅乃:⒆始:⒇及:﹙21﹚与:﹙22﹚论:
﹙23﹚议:﹙24﹚大: ﹙25﹚惊:﹙26﹚今者:﹙27﹚非复:﹙28﹚即: ﹙29﹚更:﹙30﹚何见事:﹙31﹚之:﹙32﹚晚: ﹙33﹚遂 :﹙34﹚拜:﹙35﹚而: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怎样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句子是哪几句?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
今义:孤单、孤独、孤寂等。
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现在指学位的最高级。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蒙乃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大禹治水 。
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应当,应该。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用“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既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又饱含对吕蒙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映证了孙权读书劝学吕蒙的话——自以为大有所益。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揶揄打趣,显示了二人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和交代孙权劝学的结果。
C 项中二人的地位有差距,原来的关系也并非亲密无间。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阿: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长兄,这里是对自家兄长的尊称)9.翻译下列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你说军务繁多,怎么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和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怎么这么晚才认清这个道理啊!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往事耳D.与蒙论议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D.“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
(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
即更刮目相待更上一层楼
A项,“卿”,均为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妇间的爱称。B项,“当”,应当/相当。C项,“益”,好处/更加。D项,“更”,重新/再,又。
感悟反思: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 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师旷劝学 [刘向]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师旷,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②炳烛,点燃蜡烛。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⑴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⑵ 翻译句子。①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②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⑶ 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①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君王啊!
②我70岁了,想要学习,恐怕时间太晚了吧。
孙权劝学是上级对下级,先提要求,后作解释。师旷劝学是下级对上级,是先打比方说理,后让平公选择。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 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评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孙权一劝,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孙权二劝,蒙乃始就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示范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开卷有益,把握故事情节,卿言多务孰若孤,侧面表现了吕蒙的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4《孙权劝学》pptx、4孙权劝学PPT配套教案doc、孙权劝学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