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3* 金色的鱼钩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3* 金色的鱼钩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读句子,完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和面(hé) 青稞(kē) B.搪瓷(táng) 瞻仰(zhān)
C.收敛(liăn) 鱼饵(ĕr) D.搀扶(chān) 抽噎(yē)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①( )( )望外 ②三( )两( ) ③热气( )( )
= 4 \* GB3 ④( )不转( ) ⑤奄奄( )( ) ⑥( )迷不( )
1. 词语①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2.读了词语③,我的眼前浮现出 的生活情景。
3.我能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 的心情。
(2)请用上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2.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1)加点的“笑”字是对老班长 的描写。
(2)说一说你对老班长的“笑”的理解。
3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这句话是对“我” 的描写,“我”想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的原因是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 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 的崇高品质。
2.文中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 ,
象征着 。
五、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贺龙钓鱼
伍之轮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
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们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嘴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鱼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干粮、马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鱼杆,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贺龙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
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本文写进入草地后部队遇到了 、 、 等困难,这样写的作用是 。
3.从第4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了政委与贺龙的对话,你体会到贺龙是一个怎样的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答案
一、A
二、①喜 出 ②长 短 ③腾 腾 ④目 睛 ⑤一 息 ⑥昏 醒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示例:欣喜若狂 悲痛欲绝
2.馒头出锅
3.示例:我看到这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时,它已经奄奄一息、昏迷不醒了。
1.(1)夸张 极为沉重
(2)示例: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1)神态 (2)我觉得老班长的笑是故意做出来的。因为那天的鱼汤特别少,按理说老班长是笑不出来的。他故意笑的目的是想调节当时的气氛,用这个“笑”来动员大家喝鱼汤。
3.心理活动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四、1.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2.老班长的英雄事迹 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五、1.本文讲述了长征途中几乎断粮时,贺龙钓鱼解决粮食问题的故事。
2.粮食几乎断绝 战士们身体虚弱 伤病员增多
为后面写贺龙把来之不易的食物分给大家以及亲自钓鱼埋下伏笔
3.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对贺龙动作的描写,从他娴熟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钓鱼补充粮食对贺龙来说是常事。
4.贺龙是一个乐观、幽默、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人。他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还不忘把仅有的吃的分给战士们的博大胸怀最让我感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搭配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3* 金色的鱼钩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语言表达,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3* 金色的鱼钩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列加粗字正确的读音,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近义词,品读句子,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