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弹力有无的判断,弹簧测力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活动: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粉笔头弹出去吗?
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进行判断,如果具备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则接触面之间存在弹力。2.运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假设该处没有弹力。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否受到弹力,可以假设与该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即假设该处不存在弹力,看该物体是否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确定该处有无弹力。
例.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请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
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要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可以先假设把接触面a去掉,即假设球和接触面a之间没有弹力作用则A中的球将向左摆动;C图中的球将向左滚动;其余各图中的球仍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因此,A、C两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有弹力作用,其余各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没有弹力作用.
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的原来形状。
活动: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橡皮筋),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橡皮筋)伸长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弹簧(橡皮筋)伸长量就越长。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温馨提示: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这个弹性限度,否则弹簧损坏,不能恢复。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 程: ;分度值: ;测量值: 。
实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文具袋2.实验步骤(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
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2.观察单位、量程、分度值。3.测量前,沿轴线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再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线。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垂直。5.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2.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活动: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粉笔头弹出去吗?
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进行判断,如果具备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则接触面之间存在弹力。2.运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假设该处没有弹力。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否受到弹力,可以假设与该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即假设该处不存在弹力,看该物体是否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确定该处有无弹力。
例.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请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
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要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可以先假设把接触面a去掉,即假设球和接触面a之间没有弹力作用则A中的球将向左摆动;C图中的球将向左滚动;其余各图中的球仍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因此,A、C两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有弹力作用,其余各图中的球和接触面a没有弹力作用.
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的原来形状。
活动: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橡皮筋),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橡皮筋)伸长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弹簧(橡皮筋)伸长量就越长。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温馨提示: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这个弹性限度,否则弹簧损坏,不能恢复。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 程: ;分度值: ;测量值: 。
实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文具袋2.实验步骤(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F2=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
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2.观察单位、量程、分度值。3.测量前,沿轴线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再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线。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垂直。5.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2.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