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8 苏州园林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8 苏州园林图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资料,字词积累,整体感知,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合作交流,自然美亭台轩榭,艺术美假山池沼,映衬美花草树木,层次美近景远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关苏州的俗语,你知道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看一下这美丽的画面,体会美丽的不同内涵……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童话集《稻草人》等。
《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但此摄影集一直未见出版。后来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轩 榭 池沼丘壑 嶙 峋镂空 蔷 薇重峦叠嶂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和圈点,划分文章层次,并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影响、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苏州园林的美。2、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探究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图画美:角落,门窗,色彩
赏析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说明效果+对象特征例:“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这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不能,“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2、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 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3、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
“艺术”高于“技术”,是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且无法复制; “技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成果实效性强,一般可复制。这里对“假山的堆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4、“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的“大多” 一词有何作用?
“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池沼绝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四法。《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如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如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这“四个讲究”是从大处着眼的,然后说角落、门窗、色彩是从细节说明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苏州园林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部分3-9,第一部分1-2,第三部分10,概括园林之美,图画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重修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教学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作者简介,字音识记,字词清单,多音字,词语集注,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苏州园林ppt、苏州园林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