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时提升卷(十六) 第5章 第4节 一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937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时提升卷(十六) 第5章 第4节 一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9374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时提升卷(十六) 第5章 第4节 一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9374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节 细胞的癌变精练
展开(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
C.滤纸条上的最上面色素带呈黄绿色
D.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2.(2013·济宁高一检测)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
③土壤中缺乏镁时,420 nm~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④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下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4.下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此实验证明了 ( )
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
5.某同学在做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多选) ( )
A.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B.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来源:Z。xx。k.Cm]
C.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D.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能力挑战题)韭黄是利用绿色韭菜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研究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 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1.分别称取5 g韭菜叶片和韭黄叶片,剪碎,放入两个研钵中。
2.向两个研钵中各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地研磨。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步骤二 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此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步骤三 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细线,并迅速重复画一两次。
步骤四 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进行层析。
步骤五 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颜色,并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操作中有2处错误,请指出错误步骤并改正。
① ;
② 。
(2)该同学纠正错误后重做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色素带颜色①和⑤相同、②和⑥相同。
由结果分析可知,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是:在避光条件下,韭黄不能合成_____
(填色素名称),叶片中只含有 (填色素名称)。
(3)图甲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碳酸钙是防止色素被破坏的,而二氧化硅可以使绿叶充分研磨;无水乙醇是溶剂,用来提取色素;滤纸条最上面的色素带呈橙黄色;溶解度高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
2.【解析】选C。由于叶片中各种色素对绿光吸收很少,所以夜间用绿光照射行道树,很难提高夜间氧气的浓度;四种色素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上扩散的速率最快;土壤中缺乏镁就会使叶绿素的含量降低,明显降低了对420 nm~470 nm波长的光的吸收;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产生的[H]的量增加,导致被还原的C3增加,从而C3的含量降低。
3.【解析】选D。如图所示是一个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实验装置,所以应把层析液倒入培养皿中,灯芯起到传递层析液的目的,把色素滴到a点让其在定性滤纸上扩散,四个圆圈中扩散最慢的即为圆圈最小的,它应该是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
4.【解析】选B。好氧细菌分布在氧气较多的地方,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因此好氧细菌的分布位置与光所照射的叶绿体位置一致。
5.【解析】选A、B、D。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收集到的提取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选取的叶片含色素少;二是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三是提取液太多,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四是未加碳酸钙,造成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6.【解析】(1)①步骤一中色素提取时,应该加入少量的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②步骤三中在画滤液细线时,为了保证色素的含量所以要多画几次,但必须等到前一次的滤液细线干后。
(2)韭黄是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形成的,不能形成叶绿素,所以③④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而①与⑤、②与⑥分别对应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图甲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1)①步骤一 提取叶片中的色素还应该加入少许碳酸钙
②步骤三 画滤液细线要等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类囊体薄膜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