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8课 百家争鸣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过关测试(二)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过关测试(二).DOC 试卷 1 次下载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历史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巩固练习
展开知识点 战国七雄
1.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__________、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__________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__________、韩、赵、__________、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__________广,持续__________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__________之战。
(3)战争结果:地处西部的__________,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知识点 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__________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__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__________的世袭特权;改革_______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___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__。军事上,奖励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__________的诸侯国,为以后秦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5.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知识点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概况:公元前256年,__________蜀郡郡守_____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__________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2.作用:发挥出防洪、__________、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______”。
1.下面连环画《三家分晋》的主角是( )
A.韩、赵、齐 B.齐、楚、秦
C.齐、楚、燕 D.韩、赵、魏
2.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 B.齐 C.秦 D.燕
3.我们可以从《战国》(右图)这部电影中看到下列哪些战役( )
①涿鹿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右图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该文物是商鞅变法中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统一度量衡
D.确立县制
5.如果你想实地考察都江堰,应该去的省份是( )
A.陕西 B.山西 C.四川 D.湖北
6.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7.实行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8.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
A.土地私有
B.确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9.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
B.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D.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10.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位于四川岷江流域
D.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
1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主要措施。
(3)分析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1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a) 图(b)
(1)图(a)是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假如你想在暑假期间去这里参观旅游,应该去哪个省?
(2)图(a)这个水利工程是在何时修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图(b)是为纪念图(a)中这个水利工程的开凿者而建造的,这里供奉的是谁?他对当地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尊崇?
我来告诉你
马陵之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太子申以10万大军迎战。孙膑利用魏军骄傲轻敌、求胜心切的特点,采用了退军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魏军中计,只以精锐部队轻装兼程追赶,于马陵进入齐军包围圈。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溃,太子申被擒,庞涓自杀。此战齐歼魏军10万,魏从此一蹶不振。
教师详答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1.赵 田氏 燕 魏
2.区域 时间 长平 秦国
知识点二、1.铁制
2.秦孝公
3.县制 贵族 户籍制度 井田制 耕织 度量衡 军功
4.强盛 统一全国
知识点三、1.秦国 李冰 渠首
2.灌溉 天府之国
【课上基础演练】
1.D [解析]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2.B [解析]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齐国。
3.B [解析] 涿鹿之战是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蚩尤的战役,含有①的A项排除;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末期,含有④的C、D两项排除。
4.C
5.C [解析] 都江堰修建于岷江之上,位于成都平原,在四川省。
【课后巩固提升】
6.B [解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7.C [解析] 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因此,农民要想获得爵位,只能通过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而得。
8.D
9.A [解析] 商鞅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10.D [解析] 解答本题时,可用排除法。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A项正确;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B项正确;都江堰修筑于四川成都附近的岷江上,C项正确。
11.(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得到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原因:守旧贵族的诬害;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柱。
12.(1)图(a)是都江堰的示意图。四川省。
(2)它是在战国时期修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和水运。
(3)李冰。他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化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史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精品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