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9380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9380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9380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2.下面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B.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3.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现象是指蜻蜓在( )
A.产卵 B.喝水
C.捕食 D.吸引异性的注意
4.蝗虫的幼虫与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 )
A.生活习性不同 B.能不能跳跃
C.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D.外部形态不同
5.春末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叫声的意义是( )
A.吸引雌蛙 B.吸引雄蛙
C.吸引其他青蛙聚集成群 D.将害虫吓跑
6.青蛙的生殖特征是( )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体外受精,幼子体内发育 D.体外受精,幼子水中发育
7.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刚孵出的小蝌蚪
C.受精卵 D.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8.下列不属于鸟的繁殖行为的是( )
A.觅食 B.求偶 C.筑巢 D.育雏
9.鸟的卵细胞是( )
A.整个鸟卵 B.卵黄和卵白
C.胚盘、卵黄、卵黄膜 D.卵壳膜、卵白、卵黄、胚盘
10.受精的鸽卵在雌鸽体内已经开始发育,但鸽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 )
A.处于休眠期 B.外界环境温度较低
C.外界环境的湿度较低 D.阳光照射,影响鸽卵发育
11.“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俗语表明,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遗传现象 B.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
C.生殖现象 D.变异现象
1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对、23对、23对 B.23条、23条、23对
C.23条、23条、23条 D.23条、23对、23对
13.AA和Aa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或aa
14.下列说法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红眼 B.人的卷发和长发
C.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 D.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含糖量
15.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第二胎生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00% B.25% C.50% D.75%
16.不能遗传的变异是指( )
A.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
B.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C.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
D.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
17.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促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条件 B.遗传
C.可遗传的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19.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2条+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22对+X或22对+Y
20.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C.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D.近亲结婚使其后代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请将鸡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22.如图的遗传图解中,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用“a”表示,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
(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
(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③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 ,④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23.如图是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一)表示染色体,它存在于 中,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 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图中(二)为染色体片段,其中A为 ,B为 .图中(三)表示 ,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 形的梯子.
(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它存在于 上.
24.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胞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技术被称为 .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着这个性状的是 基因.
(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性状代孕小鼠体内,注入的部位应是 .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 内发育成新个体.
(3)由此推测,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省命题)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考点】J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AB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播撒小麦种子种地、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都属于有性生殖;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
所以,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故选:C
2.下面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B.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考点】J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A、有性生殖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正确;
B、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正确;
C、有性生殖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而不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正确;
D、有性生殖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正确.
故选:C
3.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现象是指蜻蜓在( )
A.产卵 B.喝水
C.捕食 D.吸引异性的注意
【考点】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蜻蜓常雌雄成群,交尾后,雌蜻蜓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孵化出的稚虫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因此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现象是指蜻蜓在产卵,
故选:A
4.蝗虫的幼虫与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 )
A.生活习性不同 B.能不能跳跃
C.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D.外部形态不同
【考点】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不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解: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若虫身体较小,没有翅膀,不会飞,生殖器官没有成熟等,C正确.
故选:C
5.春末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叫声的意义是( )
A.吸引雌蛙 B.吸引雄蛙
C.吸引其他青蛙聚集成群 D.将害虫吓跑
【考点】J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并且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为变态发育.
【解答】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鸣叫的目的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雄蛙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6.青蛙的生殖特征是( )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C.体外受精,幼子体内发育 D.体外受精,幼子水中发育
【考点】J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青蛙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为卵生,水中受精,据此答题.
【解答】解: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
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一般蛙类都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孵化后变成蝌蚪,在水中生活,然后变成幼蛙登陆活动.
故选D.
7.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刚孵出的小蝌蚪
C.受精卵 D.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考点】J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将精子、卵细胞分别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小蝌蚪.
【解答】解: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故选:C.
8.下列不属于鸟的繁殖行为的是( )
A.觅食 B.求偶 C.筑巢 D.育雏
【考点】J5: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鸟类在生殖季节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繁殖行为.繁殖行为即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解:B、求偶、C筑巢和D育雏都是鸟类的繁殖行为,而A觅食是动物特有的本能,不属于鸟的繁殖行为.
故选:A
9.鸟的卵细胞是( )
A.整个鸟卵 B.卵黄和卵白
C.胚盘、卵黄、卵黄膜 D.卵壳膜、卵白、卵黄、胚盘
【考点】J4:鸟卵的结构.
【分析】其中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解答】解: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其中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相当于细胞核.
故选:C
10.受精的鸽卵在雌鸽体内已经开始发育,但鸽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 )
A.处于休眠期 B.外界环境温度较低
C.外界环境的湿度较低 D.阳光照射,影响鸽卵发育
【考点】J5: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鸟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和一定的湿度.
【解答】解: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42度),胚胎停止发育,需要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故选:B
11.“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俗语表明,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遗传现象 B.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
C.生殖现象 D.变异现象
【考点】K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解:“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俗语表明,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故选:D
1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对、23对、23对 B.23条、23条、23对
C.23条、23条、23条 D.23条、23对、23对
【考点】K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分析】此题考查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故选:B
13.AA和Aa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或aa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AA和Aa的亲本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AA和Aa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
故选:C
14.下列说法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红眼 B.人的卷发和长发
C.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 D.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含糖量
【考点】K3: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ABD、兔的白毛和红眼、人的卷发和长发、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含糖量,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
C、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
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
故选:C
15.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第二胎生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00% B.25% C.50% D.75%
【考点】K7: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受精时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第二胎生女孩的可能性是50%.
故选:C
16.不能遗传的变异是指( )
A.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
B.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C.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
D.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CD、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B、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17.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K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
故选:A.
18.促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条件 B.遗传
C.可遗传的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解答】解: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生物如果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如果没有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断进化;可见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C.
19.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2条+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22对+X或22对+Y
【考点】K7: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精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Y或22条+X.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20.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C.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D.近亲结婚使其后代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考点】KD: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解答】解: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请将鸡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考点】J4:鸟卵的结构.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①卵壳上有气孔,能透气,起保护作用;
②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③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
④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⑤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故答案为:
22.如图的遗传图解中,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用“a”表示,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
(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a ;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a .
(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Aa ,③的性状为 双眼皮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 aa ,④的性状为 单眼皮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用“a”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型是AA或Aa,的双眼皮的基因型是aa.
【解答】解: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
(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a;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a.
(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Aa,③的性状为双眼皮(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aa,④的性状为单眼皮(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故答案为:(1)a;a
(2)Aa;双眼皮
(3)aa;单眼皮
23.如图是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一)表示染色体,它存在于 细胞核 中,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 形态 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图中(二)为染色体片段,其中A为 DNA ,B为 蛋白质 .图中(三)表示 DNA ,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 螺旋 形的梯子.
(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基因 ,它存在于 DNA 上.
【考点】K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解答】解:(1)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图(一)表示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染色体是由A(DNA)和B(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三)表示DNA,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即: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形态.
(2)DNA;蛋白质;DNA;螺旋;
(3)基因;DNA.
24.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胞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技术被称为 转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鼠个体的大小 ,控制着这个性状的是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
(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性状代孕小鼠体内,注入的部位应是 输卵管 .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 子宫 内发育成新个体.
(3)由此推测,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基因 .
【考点】P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解:(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该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中,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因此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大小.该研究成果说明,鼠的大小这一性状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
(2)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因此将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注入的部位应是输卵管;受精卵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小鼠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最终从小鼠的阴道产出,新个体由此诞生.
(3)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有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这个实验说明,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
故答案为:
(1)转基因;鼠个体的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输卵管;子宫;
(3)基因;
2017年7月12日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学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