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减数分裂课时作业
展开期中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猫的白毛与蓝眼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兔的长毛与短毛
解析:选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猫的白毛与蓝眼、人的身高与体重均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B、C错误;兔的长毛与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2.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D.F1配子有16种组合方式,F2中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
解析:选C 孟德尔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配子随机结合,则有16种组合方式,F2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
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解析:选D 在图中的四个细胞中,①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②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无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正常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④属于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
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解析:选A 两性生殖细胞成熟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但不是各占一半,因为精细胞在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都丢弃了,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
5.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解析:选D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不存在分离的情况;该染色体上基因不都是显性基因,如在与之相应的同源染色体上有相关显性基因,则该基因在后代中不能表达。
6.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20种
B.每种tRNA只转运1种氨基酸
C.密码子的顺序决定氨基酸序列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解析:选A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的种类为20种;每种tRNA只能转运1种氨基酸,密码子的顺序决定了氨基酸的序列;核糖体在mRNA上是可以移动的。
7.“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解析:选B 人和人之间的DNA不完全相同,即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所以DNA也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
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解析:选D 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代表遗传物质)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性状是两个层面的内容。
9.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的“遗传效应”的含义( )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解析:选C 有遗传效应的基因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A正确;有遗传效应的基因能直接指导或间接调控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一个基因并不只是控制一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直接决定的,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够转录一种mRNA,D正确。
10.通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孟德尔、摩尔根
B.萨顿、沃森和克里克
C.萨顿、艾弗里
D.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
解析:选D 摩尔根通过果蝇颜色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1.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
A.17% B.32%
C.34% D.50%
解析:选A 由于A+T=64%,所以A、T占整个DNA分子的比例A=T=32%;而其中一条链上的A占该链的30%,占整个DNA分子的15%,所以另一条链上的A占整个DNA分子的比例为32%-15%=17%。
1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1 B.3和4
C.2、3和4 D.1、2、3和4
解析:选D 由于试管2、3、4中的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不具有遗传的能力,所以2、3、4中均含有R型细菌,而加入S型细菌的DNA会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但转化率并不是100%,所以1中也含有R型细菌。
1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在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杂合子。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甲、乙×乙
解析:选D 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因此选用自交方法是最简便易行的,同时也能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
14.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
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B与b分开的同时,与W和w自由组合
D.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
解析:选A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摩尔根及其助手根据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b与W、w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选用bbXwY对此果蝇(BbXWXw)进行测交,即BbXWXw×bbXwY→bbXwY(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1/2×1/4=1/8。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8分)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下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上述两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 )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甲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甲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甲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解析:(1)由于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所以黑色对棕色为显性。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上述两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
(3)两头黑牛产生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3/4,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BB,也可能是Bb。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为测交法。
(4)若用甲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若子牛全为黑色,则甲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若后代有棕色牛产生,则甲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
答案:(1)黑色 (2)Bb Bb bb (3)3/4 C
(4)BB Bb
16.(10分)老鼠毛色中的黑色、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现有下列三组杂交组合,请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
① | 丙(黑色)×乙(黑色) | 12(黑色)∶4(黄色) |
② | 甲(黄色)×乙(黑色) | 8(黑色)∶9(黄色) |
③ | 甲(黄色)×丁(黑色) | 全为黑色 |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
(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依次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属于纯合子的是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第②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根据杂交组合①可判断出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交配,产生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新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且双亲均为杂合子,即丙、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杂交组合③中,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后代全为一种性状(黑色),综合①可判断出黑色是显性性状,则甲和丁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bb、BB。杂交组合②中bb(甲)×Bb(乙)→Bb(黑色)、bb(黄色),可见黄色个体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而黑色个体为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1)①③ 黑色 黄色 (2)bb Bb Bb BB 甲和丁 (3)9/17
17.(10分)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上述 B、C 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解析:据 B 中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色鼠,可判定黄色鼠是显性,且亲本黄色鼠都是杂合子(Aa)。常规情况下 Aa×Aa 交配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3∶1,但实际为 2∶1,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可推测该致死类型为显性纯合致死。
答案:(1)Aa aa (2)AA
18.(10分)下图1表示基因型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GH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
解析:结合图1可以看出图中甲曲线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变化曲线,乙是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2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分裂时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GH段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期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画图时,注意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答案:(1)乙 同源染色体 (2)A、a、B、b
(3)如图
19.(10分)鸟类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白羽雌鹌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栗羽雄鹌鹑,结果F1代均为栗羽。F1代鹌鹑多次相互交配,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都是雌性。通过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请分析回答:
(1)罕见白羽性状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写出F2代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________,F2代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________,F2代栗羽雄鹌鹑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得到白羽雄鹌鹑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选择________羽的雄鹌鹑与________羽的雌鹌鹑杂交,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代鹌鹑的性别。
解析:(1)因该突变雌性个体与多个正常个体交配,子二代均有白羽,故突变性状为隐性。(2)因F2中白羽仅出现在雌性个体中,说明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回交后代有白羽雄性个体出现,说明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F1个体基因型ZDZd、ZDW、F2个体基因型为ZDZD(雄性栗羽)、ZDZd(雄性栗羽)、ZDW(雌性栗羽)、ZdW(雌性白羽)。(3)回交基因组合为:ZDZd×ZdW→ZDZd、ZdZd、ZDW、ZdW。其中白羽雄鹌鹑的概率为1/4。(4)选择ZdZd×ZDW组合,后代的雄性个体均为栗羽,雌性个体均为白羽。
答案:(1)隐性 (2)ZDW ZdW ZDZD和ZDZd
(3)1/4 (4)白 栗
20.(10分)(2013·新课标Ⅱ)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_____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应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判断。(2)由题中亲代都为长翅后代中出现小翅可知,长翅对小翅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的位置有三种可能: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棕色对红色为显性、红色对棕色为显性。两种基因的位置与眼色基因显隐性关系有六种组合方式,除了题干中的两种假设外,还有4种。(3)若假设成立,翅长基因用A、a表示,眼色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可记为AaXbXb、AaXBY,其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XBXb(长翅棕眼雌性)、aaXBXb(小翅棕眼雌性)、A-XbY(长翅红眼雄性)、aaXbY(小翅红眼雄性),故子一代中长翅红眼雌性果蝇所占比例为0,子一代中小翅红眼都为雄性果蝇。
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4 (3)0 1(或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减数分裂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减数分裂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