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师用书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大学》节选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大学》节选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赏析,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光 树(节选)好大一棵树(歌词)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内容赏析】《好大一棵树》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好歌,此歌的成功首先得益于邹友开的词写得好。托物言志,将一腔难以言表的主观情怀寄托于客观物象。树的形象,就是一种人格形象,崇高博大,坚强达观,无私奉献。玉女教授——杨必杨必(1922-1968),女,江苏无锡人。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终身未嫁,被称为复旦“玉女教授”。1968年因病去世。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文坛多面手——林燿德林燿德(1962-1996),生于台北,原籍福建厦门。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30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30余项。主要作品有诗集《银碗盛雪》,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等。他是台湾文坛的后起之秀,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它的散文创作取材广泛,呈现出很强的实验性、开拓性,是台湾当代文学中散文艺术的崭新类型。[整体·感知]《光》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文章从黎明写起,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晨光的“可爱”。作者描述金红的阳光取代晨光,驱散了“隔夜的黑影,梦境里的幻象”,引出了关于光与黑暗的联想和议论。最后一段,作者将关注点转向了声音。《树(节选)》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重点谈了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文章表面上写树,实则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社会内涵。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菩提树与佛教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基督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文本·精析]一、阅读《光》,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胆怯,它不停的抖动闪烁,欲言又止,欲进又退。 【答案】 作者运用生动的、富于形象感的拟人笔法,使晨光娇羞可人,灵动可感。2.于是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 【答案】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给人的感觉准确、传神。3.征服世界不是容易的事,黑夜从高空冉冉而降,吞灭了万物的颜色形状,可是地下开着的小白花倔强地举首鹄立,黑影虽在白花四周聚来,一片朦胧中,无数的白点像浇不灭的火星,仰视辽远的天空里,骄傲的对着闪烁的小星作会心的微笑。 【答案】 “黑夜从高空冉冉而降”,把黑夜的来临写得可视可感。“吞灭”显示出黑夜的巨大力量。小白花的存在无疑是黑夜中最亮丽的风景,它是光的化身,在黑夜中生生不息。4.整个宇宙是个庞大的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有节奏,有韵律,而这节奏韵律,必定得在暗中才能领略得尽,因为惟有在暗中,你才能全心倾听领会。但是所有的声音中最好的还是人的声音,你有没有在黑暗里听见你所最爱的声音在叫你唤你?这声音出乎意料的温柔亲切,比白天更清晰动人,它可以带来说不出的感觉,无穷尽的回忆,你骤然听见,如受雷轰电击,一时嘿然无言,你心神飞越,飘到遥远的童年去,又像在半醒的状态中,躺在小床上瞭望天边初现的繁星,耳边飘来这熟悉温柔的声音,于是你觉得一切都有依靠,可以放心了,你微笑着,满心安慰,满腹希望,让黑夜把你卷进了梦乡。 【答案】 最后一段,作者将关注点转向了声音。这一段简直是声音的海洋,“整个宇宙是个庞大的乐器”,“有节奏,有韵律”。其中“最好的还是人的声音”。于是,作者重又进入“半醒的状态”,直至伴随着“最爱的声音”坠入梦乡。全文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柔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感觉的循环。二、阅读《树(节选)》,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5.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在充满煎熬的人生苦难中省思乃至透彻后的大觉悟,这正是人类自我提升的一个漫长路途;菩提树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答案】 此段在文中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引出了对圣诞树的描述。它也体现了作者构思细密和文章结构严密的特点。6.相对的,最能代表西方宗教态度的是三角锥体的圣诞树。 【答案】 本文从这一句开始,转入了对圣诞树的谈论。作者先从圣诞树代表的宗教态度谈起,然后谈到了耶稣的“下凡”;在快镜头回放了这“下凡”的历程后,作者指出“圣诞树在世界各处惊人地繁殖着”,以至于成为“唯一不可能绝种的植物”。7.《可兰经》与阿拉真主仍在。落后、贫穷、疾病以及迷信仍在。喜欢打噎却不可屈服的民族仍在。挺立在大苍茫中,和烈阳、风沙僵持的棕榈仍在。 【答案】 独句铺排形成气势,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描述了顽强、坚韧的回民和象征着他们的精神的棕榈一起,固守着他们的贫困、他们的领土以及他们的家园。表现了作者对棕榈和正与棕榈相吻合的回民的赞颂和敬佩。[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过 渡《树》一文,作者注意了思绪的起承转合,各部分间过渡十分自然。例如,从谈论菩提树转为对圣诞树的谈论,作者用“相对的……”句式引入;从谈论圣诞树转为对棕榈的谈论,作者则说“棕榈是另一个典型”;从谈论棕榈转为对桑的谈论,作者用了“然而最怀念的……”一句,承转、过渡得十分自然。定义:过渡,是指文章中的层次和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或转折的方式。具体一点说: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或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在这中间要用话串起来,这就是“过渡”。作用:过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也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过渡好,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贯。2.写法指导(1)学会用词语过渡。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其一个词、一个短语来过渡。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语句衔接”,是文章过渡的一种方法,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2)学会用句子过渡。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过渡,或用两个句子过渡。句子过渡,常借助“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可是”等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来过渡。(3)学会用段落过渡。衔接上下文,在两个意思相距较远,或转折较大的情况下,用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达到自然过渡。“逻辑段”(层次结构段)之间,有时也用“自然段”来过渡。3.迁移应用下面是2015年山东卷满分作文《莫因闲事乱吾心》中的片段,请在横线上写一段文字,实现由上文到下文的自然过渡。各自的人生,各自是舵手,如伍尔夫,再如白先勇。且看董桥写给白先勇:身处尘世舆论中的小说家,竟没受外事惊扰,经历了数十寒暑,真能把一则新闻修辞成这样一篇感人的小说!白先勇于浮躁中执着于本心,他分清了主次,不受闲事干扰:既然与我的本心无关,过度关心他们作甚?也正是由于这一本心,白先勇得以升华灵魂。 郑板桥爱竹画竹,每日对着山石翠竹,不觉光阴恬淡出尘。行迹官场,难免为闲事所累,他不慌,他分得清主次,亦遵从着本心,他写下警世恒言“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求后来福报也。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在他的一卷墨竹中,搁浅无处安放的灵魂。参考示例:原来,凡大境,都是分得清主次,且执着于本心,不为闲事所累。创作如此,人生复是,从执念本心中开出繁花来,在远避闲事中孕育出不朽。[佳作·领悟]那 树王鼎钧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丫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佳作赏析】本文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是这篇作品较成功的特点。这悲剧感正是作者通过“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的老树的最后遭遇,象征性地向人们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那使人与自然距离愈来愈远的科学技术,正在以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同步速度,剥离着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层诗意。尽管有些人把这种遗憾当作守旧,闭在每一个人身边的事,而会多少表现出迟钝或懈怠。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就在人们身边,在通衢一侧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的焦虑和不安。笔法细腻朴实,感情沉滞凝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5、三言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1、三国演义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赏析,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3、西游记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赏析,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