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课时 平均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操作。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片以及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捕捉信息,发现问题。
2.通过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聪聪准备了一些橘子。(出示课件,18个橘子)要求是平均分成6份。
(1)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
(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橘子。
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
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正好分完。)
(3)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一个的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的分节省时间。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同学们真聪明,想了很多种分法,但不管怎样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3个橘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是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等,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2.独立进行平均分。
让学生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摆一摆。
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 ),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发对?
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
提问:一共有几个贴纸?平均贴在3条线上,是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
尝试解决,并画一画。
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
提问: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用你发现的平均分现象和同学、老师、父母一起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本课时教学中老师要 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情境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抓住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安排形式多样、 生 动有趣的练习题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突破难点 , 使学生爱学、乐学 ,更好地掌握平均分 ,平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21学年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堂作业,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授课,巩固练习,先想一想,再填空,智能选择,按要求填空,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