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43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43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430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8、官场现形记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8、官场现形记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排揎(xuān) 婉惜(wǎn)
落拓(tuò) 溜之忽也
B.谄媚(chǎn) 抨击(pēng)
吁请(yù) 反目成仇
C.躯壳(ké) 遣责(qiǎn)
褥子(rù) 幅圆辽阔
D.龌龊(wò chuò) 循谨(xùn)
埋怨(mái) 一绺胡子
解析:选B A项,婉—惋,忽—乎;C项,“壳”应读qià,遣—谴,圆—员;D项,“循”应读xún,“埋”应读m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满心欢喜 鲜廉寡耻 大捞一把 丑态必露
B.叫苦连天 人仰马翻 弥补亏空 全幅气力
C.跳梁小丑 贪脏枉法 狼狈为奸 辛辛苦苦
D.里外两赚 徇私舞弊 气喘吁吁 非同小可
解析:选D A项,必—毕;B项,幅—副;C项,脏—赃。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宁不少城中村村民靠“吃补偿、吃房租”而衣食无忧,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他们的房子会被逐渐拆迁,补偿也将坐吃山空。
B.三荷包听了满心欢喜,心想这可由我杀价,这叫做“里外两赚”。及至听到后一半,被他哥埋怨了这一大篇,不觉老羞成怒。
C.这家的男主人60来岁,正在高谈阔论,说他家的院子要给这个小区做个样板院,大家都来观摩观摩。
D.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解析:选D D项,“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这里使用对象有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百万次点击,见证着百姓参与两会的热情。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见诸于报端的重头报道无不回应着百姓的关切,努力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B.《舌尖上的中国2》摄制组历时半年,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
C.天津市决定自今年5月31日起,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购买商品住房、投资兴办企业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办理蓝印户口。
D.几个月间,兰州自来水连续两次出状况,这一次水污染的情况尤其严重,不仅惊动了省里,甚至惊动了中央;至于说给兰州市民带来的不便、造成的恐慌,更是有目共睹。
解析:选D A项,“见诸”跟“于”重复,去掉“于”。B项,“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在“外省市户籍人员”后添加“通过”。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课文从“何藩台听了这话”至“搭讪着就溜之乎也”,完成5~8题。
5.三荷包为什么要“先下手为强”?结合选文第一段文字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何藩台明码标价卖官,三荷包做黑中介,想两头搜刮,结果遭到何藩台的训斥,那么三荷包为何变脸也就不言而喻了。
答案:“一脱”“卷了卷”“扑”,动作干净利索。面前的哥哥在他眼中看来是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哥哥使他的发财梦落空。
6.兄弟二人打架,旁人有何表现?写旁人的表现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概括归纳旁人的表现,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问要注意相关字眼,抓住此时旁人的心理。如“不敢则声”“不敢进来劝”。
答案:(1)“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一个从身后抱住三老爷……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小跟班“不敢进来劝”,太太“使尽生平气力,想拉开他两个。那里拉得动!”
(2)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来表现两人争斗之激烈,矛盾之深。
7.选文第二段文字集中表现了两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说明了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找到两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把握了故事情节便知道是金钱和利益,再借两人的关系来反映社会。
答案:说明了在两人的心目中,金钱至上,利益唯高,为了金钱和利益,什么风险也不顾,什么后果也不想。骨肉亲情尚且如此,那社会上的其他人便可想而知了。
8.有人认为没有最后一段,“兄弟阋墙”的故事也能起到戛然而止的效果,你的看法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可从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上入手,思考这一段有什么效果,假设没有又会怎样。
答案:不能。结尾三荷包撞倒有孕在身的嫂子,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二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而更深化了主题,因此最后一段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能没有它。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贾大少爷……看看已到了引见之期,头天赴部演礼,一切照例仪注,不容细述。这天贾大少爷起了一个半夜,坐车进城。同班引见的会着了好几位。在外头等了三四个钟头,一直等到八点钟,才由带领引见的司官老爷把他们带了进去。不知道走到一个甚么殿上,司官把袖子一摔,他们一班几个人在台阶上一溜跪下。离着上头约摸有二丈远,晓得坐在上头的就是当今了。当下逐一背过履历,交代过排场,司官又带他们从西首走了下来。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又要谢恩,又要到各位军机大人前禀安,真是忙个不了。
贾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人,究竟放心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见着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两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召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辩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若问不着,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一席话说的贾大少爷格外糊涂,意思还要问,中堂已起身送客了。
贾大少爷只好出来,心想:“华中堂事情忙,不便烦他,不如去找黄大军机。黄大人是才进军机的,你去请教他,或者肯赐教一二。”谁知见了面,贾大少爷把话才说完,黄大人先问:“你见过华中堂没有?他怎么说的?”贾大少爷照述一遍。黄大人道:“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碰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两句话亦没有说出个道理。
贾大少爷无法,只得又去找徐军机。这位徐大人上了年纪,两耳重听,就是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他生平最讲究养心之学,有两个诀窍:一个是不动心,一个是不操心。那上头见他不动心?无论朝廷有什么急难的事请教到他,他丝毫不乱,跟着众人随随便便把事情敷衍过去;回他家里依旧吃他的酒,抱他的孩子。那上头见他不操心,无论朝廷有什么难办的事,他到此时只有退后,并不向前,口口声声反说:“年纪大了,不如你们年轻人办的细到,让我老头子休息休息罢!”他当军机,上头是天天召见的。他见了上头,上头说东,他也东;上头说西,他也西。每逢见面,无非“是是是”,“者者者”。倘若碰着上头要他出主意,他怕用心,便推听不见,只在地下乱碰头。上头见他年纪果然大了,胡须也白了,也不来苛求他,往往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后来他这个诀窍被同寅中都看穿了,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做“琉璃蛋”。他到此更乐得不管闲事。大众也正喜欢他不管闲事,好让别人专权,因此反没有人挤他。表过不题。
这日贾大少爷因为明天召见不懂规矩,虽然请教过华中堂、黄大军机,都说不出一个实在,只得又去求教他。见面之后,寒暄了两句,便提到此事。徐大人道:“本来多碰头是顶好的事,就是不碰头也使得。你还是应得碰头的时候你碰头,不应得碰头的时候,还是不必碰的为妙。”贾大少爷又把华、黄二位的话述了一遍。徐大人道:“他两位说的话都不错,你便照他二位的话看事行事最妥。”说了半天,仍旧说不出一毫道理,又只得退了下来。
后来一直找到一位小军机,也是他老人家的好友,才把仪注说清。第二天召见上去,居然没有出岔子。等到下来,当天奉旨是发往直隶补用,并交军机处存记。
(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六回)
9.文中的华中堂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华中堂是一个见钱眼开、昏庸无道、不干实事的势利小人。当贾大少爷拜见他时,他因为收过贾一万两银子古董而对其“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当贾向其请教时,他的一句话“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写出其昏庸无道、不干实事的本质。
10.文中所描写的华中堂、黄大军机、徐军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们是朝中重臣,又是一丘之貉。他们在官场中很有手段,也很懂为官之道。官场中他们同流合污、中饱私囊之事不胜枚举。从他们的行径中可以看出朝廷腐败,官场颠倒是非黑白,到处一片乌烟瘴气。通过他们,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11.“反腐倡廉”是当今时代也是人民的迫切要求。《官场现形记》为我们展现了清朝的官员群丑,请你结合现实中的实例,用概括的语言描写出当代中国人民的公仆的典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女公安局局长任长霞;②燃烧自己、照亮大家的人民公仆牛玉儒。
12.文中的华中堂、黄大军机、徐军机都是朝中重臣,但是对贾大少爷的请教都说得模棱两可,最后还是在小军机那里得到指教,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文本中可以看出官员们为了保官,为了不出差错,都采取的是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他们轻易不说话或少说话,也就是说遇到问题时毫无主见,关键时候没有正义感。如果都像他们那样,也就不会出现为民请命的官吏了。
三、语言表达(10分)
13.仿照下文中的句式结构,仿写一句话,与前文构成排比句。(4分)
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人生。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读《官场现形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能看到一个即将没落的朝代的官场的龌龊与腐败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使前后文连贯,衔接合理,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性格。(6分)
清代某私塾先生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
学生甲不多想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
学生乙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不以为然地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
学生丁灵机一动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答案:甲:看戏好 乙:自然是读书好 丙:书也需读,戏也需看 丁: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4、平凡的世界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家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