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抽对称的再认识第四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10.1 轴对称
第四课时 轴对称的再认识--- 角平分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难点: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
2、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哪一条直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知道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试验1:按以下方法试验,使同学们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在半透明的纸上画出,对折,使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然后用直尺画出折痕(如图),看看射线与是什么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试验,从中得到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从以上的操作中,可以看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
试验2: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射线上任取一点,过点分别作、的垂线和,而后沿着折叠,观察和是否重合?再取一点,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试验,在上再任取一点是否仍然满足这样的规律。
教学方法:待学生试验完毕,引导同学们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语言叙述为:
(1)∵
∴是的角平分线(概念)
(2)∵是的角平分线,,
∴(性质)
三、讲解例题,巩固新知
§.例1、如图,中,,是角平分线,交于,,垂足为点,,试问和有什么关系。
解:∵,是角平分线(已知)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
∴(等量代换)
§.例2、如图,垂直平分线段,,垂足为点,交于点,,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过点作.
∵垂直平分线段
∴
∴,,
∴.
变式训练:
1、如图4,平分,,.
(1)和相等吗?为什么?
(2)和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5,在中,用直尺、量角器画、、的平分线,看看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教材 练习
2、补充练习:
(1)如图6,已知和点、,是否能找到一点,使得点到、的距离相等,而且点到、两点的距离相等。
(2)如图7,在中,,平分,,,求的面积。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理解掌握角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地画出角的对称轴。
2、理解掌握角平分线性质。
3、灵活地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六、课外作业
1、教材 习题10.1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闯关大比拼,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