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 部编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  部编版 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 部编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 部编版 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抄写下面一段话,看拼音,写汉字,选择题,词句段阅读运用,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根据要求阅读,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90分钟 100分)一、抄写下面一段话。(5分)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二、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画“       ”。(4分)大雪封山,老爷爷怕单(báo bò )的衣服冻坏了孩子,让孩子(zàng cáng)在了山洞里,不多(chā chà )走了两小时的路程去求救,并用记录簿(bó  bù)记下了这一历程。三、看拼音,写汉字。(5分)每年能chú xī(       )这天,大人们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碎言碎语,不愿jiě shì(         )忙些什么,有时忙得难以kòng zhì(        )自己的情绪,最爱无意义的niàn dɑo(      ),似乎jīng huáng(         )的大事就要来到,挺有滋味。四、选择题(7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热情    鞭炮     摆摊    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B. 骆驼    彩绘     总之    随心所欲     垂头丧气C.流落    肿胀     书籍    无可奈何     无济于事            D. 觉察    游丝     耽搁     悠哉游哉    张灯结彩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月儿就像小船,快乐地前进。B.他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脸那看得很。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D.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会有保障。B.我的书包里有课本、笔、纸……等文具。C.“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D.爷爷声音洪亮,被人称作《大喇叭》。4.请选择成语填空(       但是“                     ”,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5.下面句子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6.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7.下面名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B.《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C.鲁滨逊·克鲁索是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叙述者和主人公。D.《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美国数学家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五、词句段阅读运用(14分)1.写一个夸张句,突出我的喜悦之心情。(2分) 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水浒传》故事。(仿写句子)(3分)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尖针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3分)以上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面对下面情景,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6分)              美丽的校园(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六、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10分)1.填写古诗文句(4分)(1)河汉清且浅,                          (2)                       ,冷落无声湿桂花。(3)写出古诗《寒食》中你最熟悉的一句古诗。 (4)意思是“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的诗句是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6分)(1)燕子去了,有(   )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2)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七、根据要求阅读(25分)(一)整本书阅读(6分)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写下书名,简单写下你最喜欢的书中的一个故事。   (二)                                 七夕乞巧(14分)盖国梁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                 ,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1)初见端倪                                                 (2)不可思议                                                      结合上下文,选择下面词语填写在文中“             ”。(1分)绿意盈盈    朦朦胧胧     团团圆圆    张灯结彩3.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详写的部分是什么?(6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详细的内容                                                                                                         4.作者对于“巧”字意义的理解及观点是什么?  (3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三)                         时光(节选)(5分)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盎然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1.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           句,写出了作者一年里                       的状态。(2分)2.对于时光,作者有什么看法?(3分)  八、习作展示。(30分)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请认真思考,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要求:叙事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一、二、    cáng     chà      三、除夕  解释   控制   念叨   惊惶四、1  D   2.B   3.B   4.B   5.C  6. B   7.D五、六、1.(1)相去复几许    (2)中庭地白树栖鸦   (3)略   (4)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1)再来   再青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2)轻烟   薄雾   蒸融七、(一) (1)看到了事件的雏形,有了初步的印象。本文指乞巧习俗的出现。(2)现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本文指“针能浮水”地活动不能让人理解。3.(1)乞巧节的来历 (2)历代乞巧活动(各种乞巧活动、各种乞巧形式) (3)得巧的真谛(正确看待乞巧)详写的是:历代乞巧活动。4.“巧”是乞不来的,“巧”是从熟中来的。(意思对即可)5. D(二)1.排比   忙碌而充实 2.普通人在忙碌着中浪费了很多时光,时光不会消逝,艺术家通过精致的工艺品让时光永存。八、略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含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中测试题(含答案)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积累填空,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整本书阅读,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自检题(含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自检题(含答案)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含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题(含答案)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看拼音写词语,按照要求完成句子,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综合性学习,阅读与理解,习作,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