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逻辑顺序是: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含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逻辑顺序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
(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3)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难点: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另外,学生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容易产生认识误区。
五、教学方法
综合采用情境激趣、问题激发、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六、课前准备
印制发放导学案、准备简单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探究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九、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概念比较抽象,趣味性比较少。假如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该节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课堂上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了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又包括哪两个方面?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预习内容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简单地说,就是 。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反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 和 。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和 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 疑惑内容 |
|
|
|
|
|
|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能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3、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
4、能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5、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
6、自学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梳理出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梳理
明确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点明: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基本观点判断:判断下面各种说法属于唯物还是唯心
存在就是被感知
心外无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学生判断,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同学们知道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吗?
请同学解释庄子的名句:
《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属于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学生例举,讨论解析庄子的句子,深化理解不可知论何可知论
探究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
A.是否信仰宗教
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D.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3.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 ( )
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论断指出了 (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6、新华网北京2008年3月10日电“过去几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快速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和谐’理念,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
这段报道蕴涵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请问: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 )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2.列宁说:“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种思想属于 ( )
①唯物主义 B. ②唯心主义 C. ③不可知论 D. ④可知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①唯心主义 ②唯物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是哲学基本问题是因为 (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思维和存在的构成整个世界
A. 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5.“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
1、辨析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这些场景: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他只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体形裁减和缝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大方,否则,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剪裁,是注定要失败的;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土地的水、肥等情况和不同庄稼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否则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否则必定害人坏事;学习中,只有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来选择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将一事无成……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一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案设计,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2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2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