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四章 第二节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省桐乡一中联盟学校高一期中)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发生污染或只发生微量污染的载客工具。下列不属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是( )
【解析】 A.无轨电车以电能为动力,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是绿色交通工具,错误。B.氢气动力车是以氢气为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物质是水,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是绿色交通工具,错误。C.太阳能汽车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无污染,是绿色交通工具,错误。D.柴油汽车是以化石燃料柴油为动力,燃料使用时会产生许多烟,同时还会产生很多CO2,造成温室效应,因此不属于绿色交通工具,正确。
【答案】 D
2.(2015·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期中)国家发改委第十七部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B.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解析】 A.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推广“低碳经济”,减少CO2的排放,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正确;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减少石油的利用,正确;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正确。
【答案】 A
3.(2015·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一期中)“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组首要污染物是( )
A.CO2、SO2、O2
B.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C.CO2、N2、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 凡是属于空气成分的均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CO2和O2不属于污染物,A错误;B.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均为大气污染物,B正确;C.CO2、N2、O2均不属于大气污染物,C错误;D.N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D错误;答案选B。
【答案】 B
4.(2015·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漂白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D.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戴普通口罩还是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解析】 A.正常雨水的pH=5.6,所以酸雨的pH<5.6,所以错误,选A;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可以防止大气污染,正确,不选B;C.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正确,不选C;D.很小的颗粒物对人体有害,所以戴普通的口罩没有办法隔绝颗粒物的吸入,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所以正确,不选D。
【答案】 A
5.(2015·广东省东莞市莞美学校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解析】 A项石油裂解和分馏得到的均为混合物;B项石油产品的烯烃可用于聚合反应;D项是煤经干馏得到的气体燃料。
【答案】 C
6.(2015·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高三二模)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 )
A.分馏 B.裂化
C.裂解 D.干馏
【解析】 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干馏。答案是D。
【答案】 D
7.(2015·陕西省宝鸡市卧龙寺中学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酶 D.塑料
【解析】 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酶属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D
8.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是若干链节的重复
C.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解析】 高分子化合物可由小分子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备,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虽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一个范围,它们的结构均是由若干个链节组成的。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选C。
【答案】 C
9.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
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其液态物质的过程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
【解析】 A项,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B项,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等)的过程;C项,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如CO、H2)的过程;D项,石油的催化裂化与裂解原理相同,都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从而获得轻质油,故只有C选项不正确。
【答案】 C
10.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如下结构片段:
对其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
B.合成它的小分子是CH3OH
C.合成它的小分子是CH2===CH2和HCOOCH3
D.合成它的小分子是CH2===CHCOOCH3
【解析】 从给出的结构片段可判断该高分子化合物为的重复,推知该高分子应为经加聚反应生成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地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A.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某同学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___________。
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描述: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因此应从“源头”上杜绝。
(2)化工基地的筹建首先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同时要考虑水资源和交通问题。
(3)第③步由于汞的沸点低、易挥发、有毒,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1)D (2)B、D (3)第③步 增加冷凝回收装置
12.(2015·经典习题选萃)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2)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中液体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无机物里溶有________,可用________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
(3)e处点燃的气体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火焰的颜色_________。
【解析】 c是U形管,d是烧杯。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固体)、煤焦油、粗氨水(液体)、焦炉气(H2、CH4、C2H4、CO)等,利用d将蒸气冷却,无机物中溶有氨,可利用酚酞检验;有机物可利用蒸馏使其重要成分分离出来。e处所得气体是焦炉气,点燃时火焰呈淡蓝色。
【答案】 (1)U形管 烧杯
(2)盛装冷水对蒸气进行冷却 粗氨水 煤焦油 氨 酚酞溶液 蒸馏
(3)H2、CH4、C2H4、CO 淡蓝色
13.由于我国煤储藏量相对比石油和天然气丰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将原煤作为燃料燃烧,既严重污染环境,效率又不高,因而国家大力提倡煤的综合利用。实施“煤变油”,其原理之一是先将煤与水蒸气制得水煤气(CO和H2),再催化合成甲醇或烃类等液态能源。
(1)用CO和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O和H2合成烃(CnH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写出方程式;优点是清洁和高效。
【答案】 (1)CO+2H2CH3OH
(2)nCO+H2CnHm+nH2O
(3)使煤变成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14.某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废铜屑与硝酸反应制取化学试剂硝酸铜,设计了三种方案如下表所示。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 反应物 |
甲 | Cu、浓硝酸 |
乙 | Cu、稀硝酸 |
丙 | Cu、O2、稀硝酸 |
【解析】 绿色化学理念:该反应中不产生污染性气体,原子利用率高。制备硝酸铜的实验原理分别是:
甲方案: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乙方案: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丙方案:
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
列表比较三种方案:分别制取3 mol Cu(NO3)2
反应物 方案 | HNO3 | NOx | 原子利用率 |
甲 | 12 | 6 | 最低 |
乙 | 8 | 2 | 较低 |
丙 | 6 | 0 | 最高 |
(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100%)
综上所述,丙方案最优。
【答案】 丙方案 原子利用率高、不产生污染物
【点拨】 原子利用率是衡量绿色化学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实验方案优劣的依据之一。绿色化学对化学实验的具体要求:①药品用量少;②不用有害物质;③实验步骤少;④尾气处理合理;⑤循环利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