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二十)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一、选择题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据此回答1~2题。1.对各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老龄化差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C.出生率 D.人口流动2.下列省份中,流入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可能是( )A.安徽 B.重庆C.福建 D.浙江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由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较轻,所以流入人口越多,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越低;流出人口越多,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越高。因此,对各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老龄化差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流动。第2题,安徽省是人口流出数量大省,加之与上海市距离较近,因此也是流入上海市人口最多的省份。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主要人口流出省及其影响关系圈的空间分布,其中线条指向其人口主要流入的省区,线条数值表示占流入省区流入人口的比例。据此回答3~4题。3.甲、乙两省分别为( )A.新疆、辽宁 B.河南、四川C.吉林、江苏 D.宁夏、海南4.与甲省相比,乙省( )A.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小B.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大C.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小D.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大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主要人口流出省一般也是人口大省,且与人口流入省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上的邻近性;图示甲省的流出人口主要影响华北、华东、西北地区诸省,乙省主要影响华南、西南、西北和华东地区诸省。据此可推知两省分别为河南和四川。第4题,读图可知,甲省人口流出的影响范围广,但影响强度普遍较弱,只对山西和新疆的人口流入影响较强;乙省人口流出的影响范围较小,但其影响强度明显较强,如流向重庆、西藏的流动人口占两省区流入人口的30%以上。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22. 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 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占7. 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回答5~7题。约束因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人均绿色面积水资源适度人口(万人)400.1426.72171.45203.29实际人口(万人)222.85.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劳动力过剩 B.自然增长率上升C.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老龄化加重6.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A.城市建设用地 B.人均居住用地C.人均绿地面积 D.水资源7.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5.D 6.C 7.C 解析: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西宁市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老龄化程度将加重。第6题,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不同因素约束下,西宁市的适度人口数量不同,根据“短边原理”可知,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短边要素为人均绿地面积。第7题,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气候条件较为优越;西宁市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外开放程度高。2011年大年初一,余姚高山移民安置小区阳光公寓内爆竹声声,暖意融融。这是当前浙江省规模最大、最集中的高山移民安置小区,4 000多名居民全是从四明山区搬迁而来。读环境容量一人口规模矩阵图(箭头表示数量增大的方向),回答8~9题。8.①②③④中,最具开发潜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浙江省开展的“高山移民”针对的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④区域环境容量大,人口规模小,发展潜力最大。第9题,高山地区环境容量小,人口规模小,发展条件较差,因此采取移民措施。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答案:10.B 11.C 解析:第10题,城市人口迁移率是指入口迁入率-迁出率。图中除去时间①外,均为正值;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在②时最低,为-0.5%,此后逐渐升高,而且②时城市人口迁率为0.5%,此时二者之和为0,此后该城市入口数量开始增加;故B项正确。第1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最近四十年来人口迁移逐渐增加,可见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自然增长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东亚、南美、北非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故排除选项A、B、D;西欧工业化较早,经济发达,入口自然增长率低,吸引大量外来移民,故选项C正确。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预计,2010年至205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2015年10月30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材料二 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变化趋势表(%)。表中“中国(低)”指维持较低的生育率,与一胎政策控制相当;“中国(中)”指较折中的生育水平,与放开二孩政策相当。年份200020102020203020402050中国(低)6.88.312.417.625.228.3中国(中)6.88.111.716.021.822.9欧洲发达国家14.315.919.222.724.825.9美国12.312.815.819.219.820.0日本17.222.428.130.434.436.5(1)说明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的意义。(2)与日本比较,说明我国老龄化发展的不同点。(3)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不能靠“一生了之”。试列举其他合理措施。答案:(1)增加新生人口,减缓人口老龄化等;提供丰富劳动力资源,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兵源,有利于国防建设。(2)出现老龄化的时间晚;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龄化比例低,老龄人口数量大;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3)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延迟退休年龄等。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的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下图为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1)据图描述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2)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基地的原因。(3)简述阜阳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答案:(1)大部分地级市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非农业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半。(2)阜阳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人口迁移的推力大;处于铁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利于劳务输出;距离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比较近,就业机会多。(3)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气候类型 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4中国区域地理 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农业区位因素 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地势阶梯交界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