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1年中考化学重难点09 溶液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化学重难点09 溶液,共17页。
重难点09 溶液
【知识网络】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溶液,没有水时,量多的是溶剂,有水时,水是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
形成
性质
均一性: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温度、压强不改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各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会造成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
溶解放热,会造成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溶于水,浓H2SO4的稀释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NaCl溶于水
去油污的
三种方法
洗洁精:乳化油污
汽油,酒精:溶解油污
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转化措施: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液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溶解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固体
溶解度
外因:温度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溶解度
曲线
点:表示点所对应温度下的该物质的溶解度
交点:所对应的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趋势: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了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如:硝酸钾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如:氯化钠
气体溶解度
概念: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溶液的浓度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稀释: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计算: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中参加化学反应的一般是溶质,因此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质量应是溶质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1.(2020•长沙市中考)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兰同学通过网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砂糖 B.食盐 C.纯碱 D.植物油
【解析】A.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2.(2020•邵阳市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贮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B。
3.(2020•黄冈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
B.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解析】A.没有给出具体的温度,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是易溶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甲、乙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乙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甲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4.(2020•广东省中考)将20g KOH加入100g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
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向该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
【解析】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K+可知,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指示剂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5.(2020•青岛市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解析】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都有影响,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AC。
6.(2020•青岛市中考)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解析】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细小液滴扩散到水中,而被冲洗掉,选项正确;B.食盐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C.白醋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D.自来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答案】A。
7.(2020•苏州市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
【解析】A.溶液一定是均一、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
B.若固体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降温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故错误;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
D.蔗糖分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错误。故选C。
【答案】C。
8.(2020•抚顺市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A.碘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面粉
【解析】碘不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均不能形成溶液,高锰酸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形成溶液。
【答案】C。
9.(2020•河南省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
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解析】A.溶解度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60g×=(60g+x)×20%,x=40g,不符合题意;
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升温到t2℃时,甲、乙溶解度增加,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仍相等,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0.(2020•福建省中考)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项A正确;
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63.9%,选项B正确;
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
【答案】C。
11.(2020•哈尔滨市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g,故A不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故B正确;
C.t2℃时,只有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才大于乙,故C不正确;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和溶液状态未知,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不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答案】B。
12.(2020•铜仁市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值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B.二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氮气约占78%
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解析】 A.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氮气约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3.(2020•安徽省中考)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 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 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解析】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水会不断蒸发,当溶液饱和后,水继续减少,氯化钠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故选项正确;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导致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会大于5%,故选项错误。
【答案】C。
14.(2020•北京市中考)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
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
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
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15.(2020•海南省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 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70g 溶液
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解析】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此选项错误;
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20g, 20g 丙加入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0g,充分搅拌得到 10g+50g=60g 溶液,此选项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获得晶体,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此选项正确;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该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甲的溶解度大于t2℃丙的溶解度,故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此选项错误。
【答案】C。
16.(2020•海南省中考)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解析】A.6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①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1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温度时,不能比较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60℃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40g,②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28.6%,该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17.(2020•大庆市中考)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解析】A.某一点若恰好落在溶解度曲线上,则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是饱和溶液而且有部分溶质无法继续被溶解。通过图示可知,阴影均在A、C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则说明阴影区域表示A、C的饱和状态,并且有溶质未被溶解。A错误;
B.通过图示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提纯应该选择降温结晶的方法。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提纯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则为了除去B中的杂质A,则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物质B,从而除去杂质A。B错误;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后,则降温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但是由于题干没有描述溶液的质量,则不能比较温度变化时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C错误;
D.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则说明在t1℃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0g。则200g的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40g。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溶液的质量为:40g+200g=240g,则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正确。
【答案】D。
18.(2020•辽宁省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操作正确;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溶解其他物质,说法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所以可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法正确;
【答案】B。
19.(2020•烟台市中考)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解析】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的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时的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质有氯化钠、氯化氢,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20.(2020•辽宁省中考)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解析】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答案】A。
21.(2020•武汉市中考)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解析】(1)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是20g,A点溶质质量是4g,B点溶质质量为12g,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B;(2)由图可知,0℃时,物质X在2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则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溶解度是20g;(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与剩余固体共存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C点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点溶液一定不饱和;(4)①t1℃时,20g水中最多能溶12gX,则30g中最多能溶18g,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选项错误;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选项错误;③如果采用升高温度并加入溶质的方法将t2℃时的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高温条件下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会增大;如果只是增加溶剂,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如果只是升温变成高温条件下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1)B;(2)20g;(3)A、B;(4) ③。
22.(2020•黔西南中考)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 ____。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解析】(1)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①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故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实验②、③溶液的质量均为140g,100g水中加入了2次氯化钾固体,每次加入20g氯化钾即共40g氯化钾后所得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正好饱和,故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3)根据图示可知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钾所得溶液质量为140g,说明只溶解了40g,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40g;故实验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
【答案】(1)不饱和;(2)40g;(3)c 。
23.(2020•天津市中考)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硝酸钾 B. 植物油 C. 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解析】(1)把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生成乳浊液,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形成悬浊液,故选A。
(2)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选项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选项错误。故选B。
(3)①在t1°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②据溶解度曲线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溶剂中溶解50g甲,故t2°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100=1:2。
③t1°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丙的溶解度最小,丙的质量分数也最小,所以此时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丙。升高温度后,甲、乙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甲=乙>丙,故选C。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则,解得:,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100g,则还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50g=50g。
【答案】(1) A; (2)B; (3)①相等; ②1:2; ③C; (4)3; 50。
24.(2020•遵义市中考)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1)用水可以获得氢气。请写出一个由水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还可以用于鉴别物质。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①下列溶液用水作溶剂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理盐水 b.碘酒 c.葡萄糖溶液
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③如图为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欲使a点所示溶液变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20℃时,用精密仪器称量5.85 g NaCl和7.90gNH4HCO3,放入盛有50.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有晶体析出。请结合下表分析,理论上析出的晶体及晶体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时,五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NaCl
NH4HCO3
NH4Cl
NaHCO3
Na2CO3
溶解度/g
36.0
21.0
37.2
9.6
21.5
【解析】(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的是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不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同。
(3)①生理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葡萄糖溶液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故选:ac。
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100g×98%=(100g+x)×10%,故x=880g。
③a点表示40℃饱和溶液,b点表示60℃饱和溶液,欲使a点所示溶液变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增加溶质或升温蒸发溶剂。
④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0g,碳酸氢铵溶解度21.0g,称量5.85 g NaCl和7.90gNH4HCO3,放入盛有50.00g水的烧杯中,未达到饱和,故不可能结晶析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氯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碳酸氢钠质量8.4g,氯化铵质量5.35g,20℃时,氯化铵溶解度37.2g,碳酸氢钠溶解度9.6g,50g水只能溶解氯化铵18.6g,碳酸氢钠4.8g,碳酸氢钠析出8.4g-4.8g=3.6g。
【答案】(1) ; (2)氯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同(或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等;合理即可) ; (3)ac; (4)880; (5)升温加溶质(或升温蒸发溶剂) ;(6)NaHCO3、3. 6g。
相关试卷
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0%”,开始如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0%”,开始如下探究,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难点09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0%”,开始如下探究,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