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47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47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47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共8页。
热点05 物质的推断之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命题趋势】化学推断题往往是对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对分析、归纳、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物质组成式推断题往往可结合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点,根据题给的已知条件逐一获得相关结论,题型以框图式推断为主。【满分技巧】对于物质相互转化为内容的推断题,可将题意化为图示,利用图示分析物质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物质特征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先认定一个熟悉的特征反应为突破口,然后逐步推理。1.审题: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热点内容】 1.考查物质的特征颜色:① 固态物质的颜色,②溶液的颜色,③沉淀的颜色,④火焰的颜色;2.考查物质的特性:①常见气体的特性,②常见离子的特性,③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的物质——浓硫酸、苛性钠固体、生石灰固体。3.考查化学之最。【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长沙市中考)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1)D的化学式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D的固体叫做“干冰”,所以D是二氧化碳,B中只含两种元素,B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盐酸或一氧化碳,A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碳酸盐,B会与A反应,所以B是盐酸,F会与盐酸和碳酸盐A反应,所以F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钠,C与E不含相同元素,盐酸会与C反应,盐酸、C都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是活泼金属,可以是铁,G会与盐酸、铁反应,所以G是硝酸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是CO2;(2)B与G的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答案】(1)CO2; (2)HCl+AgNO3=HNO3+AgCl↓。2.(2020•河北省中考)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H的化学式为 。(2)F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由此可以得出C为氯化钠,H为碳酸钙,而常见生成碳酸钙的化学反应一个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另一个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两个反应共同反应物为氢氧化钙,因此A与F和E与F生成H碳酸钙,可以推测F为氢氧化钙,则D和G是水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A和E是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而C为氯化钠,是通过B与G反应得到,则可知B为盐酸,G为氢氧化钠,从而确定D为水,进而确定A为碳酸钠,E为二氧化碳,所以确定A为碳酸钠,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钠,D为水,E为二氧化碳,F为氢氧化钙,G为氢氧化钠,H为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2)F为氢氧化钙,为弱碱,可以用于酸性土壤的中和,改善土壤;故答案为:改善酸性土壤。(3)反应③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相互交换组分,并有水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特点;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4)反应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为2HCl+Na2CO3=2NaCl+H2O+CO2↑;故答案为:2HCl+Na2CO3=2NaCl+H2O+CO2↑。【答案】(1)CaCO3 (2)改善酸性土壤 (3)复分解反应 (4)2HCl+Na2CO3=2NaCl+H2O+CO2↑。3.(2020•江西省中考)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A的化学式为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A.C B.CO2 C.Fe2O3 D.CaCO3【解析】(1)“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A是水,D的俗名叫烧碱,所以D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碳酸钠,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B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F也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2)C与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C→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C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载人舱X代表的的物质可能是CO2,故选:B。【答案】(1)H2O (2)复分解反应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2020•陕西省中考)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相互可以发生反应。 请回答:(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 。(3)X的溶液与Y的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 。【解析】(1)Y会与硫酸、二氧化碳反应,所以Y是碱,X会与硝酸钡、硫酸反应生成X是碳酸盐,X、Y会发生反应,所以X可以是碳酸钠,Y可以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②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为:Ca(OH)2或Ba(OH)2;(3)X的溶液与Y的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 (2)Ca(OH)2或Ba(OH)2 (3)有白色沉淀产生。【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5.(2020•成都市中考题改编)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为金属,在常温下通过如图所示转化可获取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І能发生的原因是 。(2)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反应І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3)一步实现反应Ⅱ,能否加入氯化钾?判断并说明理由 。(4)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 肥料。【解析】(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D为金属,可知反应І为金属和盐的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比D的金属活动性强,且B是D的可溶性盐的溶液。(2)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D是银,A是比银活泼的金属,可以是铁,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则反应І的化学方程式是Fe+2AgNO3═2Ag+Fe(NO3)2(合理即可),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一步实现反应Ⅱ,不能加入氯化钾,理由硝酸亚铁和氯化钾相互交换成分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答案】(1)A比D的金属活动性强,且B是D的可溶性盐的溶液(2)Fe+2AgNO3═2Ag+Fe(NO3)2;置换反应;(3)不能;相互交换成分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4)复合。【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题意,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结晶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020•成都市中考题改编)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2)写出C与D反应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由题意可知,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A为碳酸钙,E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E为一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时能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所以B为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D为氢氧化钙。(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氧化钙,化学式是:CaO;(2)C与D反应转化为A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答案】(1)CaO (2)CO2+Ca(OH)2=CaCO3↓+H2O。7.(2020•铁岭市中考)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2)C的用途为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D发生的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A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则C是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且D和E可发生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1)A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C是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3)D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4)B→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1)CaCO3 (2)用作食品干燥剂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不属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加餐练 专题05 物质或元素推断题,共13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练04给定物质推断题类,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2小题,填空题,共1小题,推断题,共5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练05不给定物质推断题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7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