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503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503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503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物理专栏)
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专题01《声现象》(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声现象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一位男歌手的“海豚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海豚音”是指他的声音( )
A. 响度大 B. 振幅大 C. 音调高 D. 音色好
2.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风吹头部 D. 防止噪声入耳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4.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 )
A. 可说明空气变少,铃声消失 B. 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 可说明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 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B. 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C. 超声波具用较大的能量 D. 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6.如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音调较低 B. 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音调较高
C. 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音调较低 D. 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音调较高
7.如图所示,下列应用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超声波清洗机
8.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 空气 B. 水 C. 酒精 D. 钢管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的原理工作的
B. 蜡烛“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C. “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拨动橡皮筋吉他时,弦越细音调越低
10.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5~6次,人凭听觉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 )
A. 声音的响度太小了 B. 声音的频率太低了 C. 翅膀振动没有产生声音 D. 翅膀的振幅太小了
11.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 小明听到音叉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D. 小球的跳动可以增大音叉声音的响度
12.在“探究敲击铜管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管壁厚度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铜管,将它们用细线竖直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 )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20.50 | 1.5 | 2131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A. 只能得出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B. 只能得出频率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C. A和B的结论都不能得出 D. A和B的结论都能得出
二、填空题(共9题;共24分)
13.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到小明耳朵的,小明关上窗户,这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
14.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她用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她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根据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琴声的.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图形看,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________。这两个声音的响度是________(选填 “相同”或“不相同”)的。
16.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________。
17.2020年07月08日10时39分在云南昆明市东川区发生4.2级地震,地震时正逢高考第二日考试,在监考老师有序组织下。考试很快恢复正常。地震时会伴有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
18.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姥姥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的。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的。
19.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常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周边居民认为此声音为________选填(“噪音”或“乐音”),因此在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较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_。
20.医院利用超声波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21.如图所示为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由表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________有关,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物质状态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三、计算题(共2题;共20分)
2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s后听到回声,求人距离山崖多少米?
2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算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一辆汽车的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1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汽车行驶速度不变。求:
(1)超声波信号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2)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3)汽车的行驶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2分)
24.如图所示,利用甲、乙两个音叉及悬挂的乒乓球来探究声现象的相关实验。
(1)敲响乙音叉,甲音叉也会发出响声,悬挂在线上的乒乓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乙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甲音叉,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
(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敲击乙音叉,甲音叉旁边的乒乓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5.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26.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_______,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__ (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3)于是小毛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毛将________ (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 (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叫________。
27.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于是他决定与同学们一起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选用如图所示材料进行实验,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填材料序号)。
(2)若他们选择 和 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关系。
(3)除上述探究外还可以选择________(填材料序号),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关系。
(4)他们能否选择 和 进行研究,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8.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填“空气柱”或“瓶身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填“空气柱”或“瓶身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瓶中的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______;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A
10.【答案】 B
11.【答案】 B
12.【答案】 C
二、填空题
13.【答案】 振动;空气;传播过程
14.【答案】 音调;响度;音色
15.【答案】 乙;高;相同
16.【答案】 能量;高于20000Hz
17.【答案】 次声波;快
18.【答案】 噪声;人耳处;声源处
19.【答案】 噪音;噪声的传播途径
20.【答案】 能量;信息;9
21.【答案】 小;温度;有
三、计算题
22.【答案】 (1)解:由 可得,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答: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0.3s
(2)解:由 可得,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s=vt=340m/s×2s=680m
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即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
答:人距离山崖340米。
23.【答案】 (1)不能
(2)解:第一次信号遇到汽车时的时间t1=12×0.6s=0.3s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3s=102m
答: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102m
(3)解:第二次信号遇到汽车时的时间t2=12×0.4s=0.2s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
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102m﹣68m=34m
这34m共用了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34m1s=34m/s
答:汽车的行驶速度34m/s。
四、实验探究题
24.【答案】 (1)会;空气;能量
(2)不会;介质
25.【答案】 (1)变小;不能
(2)介质;真空
(3)C
(4)340m/s
26.【答案】 (1)C
(2)减少;不变;变小
(3)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推理法
27.【答案】 (1) 和
(2)粗细
(3) 、 ;材料
(4)不能;虽然材料不同,但长度也不同,无法比较
28.【答案】 (1)瓶身和水柱;低
(2)空气柱;高
(3)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 专题15《电磁转换》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 专题13《欧姆定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1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检测 专题12《电路初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