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共71张PPT)
展开一、(2012广东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彀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③之诚,信
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彀(ɡòu):初生的小鸟。③忮(zhì):凶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信于异类也________________(2)去人太远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他动物,要与其他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他动物。
二、(2013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拑(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赵且伐燕___________________(2)以弊大众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三、(2014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狐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
四、(2015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五、(2016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
六、(2017广东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登 辅 弼 书 史 策 配 享 宗 庙 为 宋 名 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1处给1分。)
探究分析:广东中考近十年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从近十年广东中考试题来看,课外文言文阅读有如下特点:(1)从2007~2013年课外文言文作为附加题,2014年开始课外文言文阅读不再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正卷阅读部分的第二大题,分值也调整为9分,共3小题,考查题型与课内文言文形成互补的趋势。(2)从考点来看,主要有下列考点:①词语理解、②文言翻译或断句、③内容分析、④人物评价、⑤阅读启示。
(3)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要求考生充分运用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到课外文段中。(4)从选材来看,多为短小精悍、生动的文言文,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性,内容多数是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劝谏讽喻、聪明机智、世态人情、人物春秋、美德佳行等。
参考答案一、1.(1)使……信任(2)距离,离2.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3.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4.示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他动物,要与其他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他动物。
参考译文: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它们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它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二、1.(1)将要(2)使……劳苦(贫困)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参考译文: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三、1.B(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2.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3.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
参考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四、1.A(A句中的“期”皆为“约定”的意思)(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2.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
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吗?”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五、1.C(停止)(A.书本/写;B.如果/像;D.坐着/占据)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3.(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参考译文】顾炎武先生从少年到老年,手中时刻都不放下书本,出门在外就用一头骡子、两匹马捆绑书籍随身携带。遇到边关堡垒,就呼喊老兵去道边酒肆与他一起痛快地喝酒,咨询当地的
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状况。如果这些情况与以前所听到的不一致,他就详细写下来,必定要没有疑问才作罢。骑在马上没有什么事情,就在马鞍上默诵诸经的注疏,遇到老朋友,就好像不认识一样,即使跌倒坠入悬崖深谷,也不后悔。他对学问精心勤奋到如此程度,难怪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其他人无法与他抗衡了。
六、1.A(这时)(B.戴着/当面;C.一致/轻快敏捷;D.推崇/还)2.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3.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1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面对从未读过的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常用方法。课外文言文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细看文后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给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细看题目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如2010年广东中考的附加题第3题:“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这一题目本身就已经概括了文章大意。所以,阅读课外文言文,首先应该细看文章后的题目,以获取对理解文章有用的信息。
第二步:分析文章标题 有的课外文言文会给出文章标题,我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章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2011年广东中考的附加题《言默戒》,言:说,默:沉默,戒:告诫,题意是告诫人们什么时候该说和什么时候不该说;第4题:“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已经隐含其中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课外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有些注释暗示了写作背景或作者生平经历,遇到熟悉的作家,也就是课内曾学过其作品的作家,就应该联系课内所学的有关知识,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如2009年广东中考的附加题的注释③怃然:怅然
失意的样子,生动地揭示了张说在听说陈良祐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后的反应,因为他两次“附奏”的目的是希望皇上惩罚陈良祐,而结局却与之相反。如此反应也从侧面凸显了他“附奏”的用意。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近几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考查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种:1.文言词汇选择题;2. 文言断句题;3.内容分析题;4.人物评价题;5.阅读启示题。1.文言词汇选择题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要求理解的词语出自文段中,但会联系到教材课文中的句子。此题型是2014年开始课外文言文阅读新考查的题型,具体考查内容列表如下:
2.文言断句题近几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的考查内容列表如下:
解题指导:文言断句题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①理解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明白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5.内容分析题近几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内容分析的考查内容列表如下:
4.人物评价题近几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评价的考查内容列表如下:
5.阅读启示题近几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启示的考查内容列表如下:
解题指导:解答阅读启示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紧扣原文。在准确、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2)从题目或文中议论抒情句得出。如果阅读的选文有题目,要认真分析题目,往往题目就包含着重要信息。另外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也会揭示一些道理,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道理说出来作为答案。
(3)联系实际。谈感悟启示一定要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才能言之有理有据。“生活实际”可以是自己个人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等。如2013年的解答可以联系实际,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即可得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的阅读启示。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九年级古诗文默写 (共28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九年级古诗文默写 (共28张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醉翁亭记,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怜白发生,1整首默写,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真题探究 (共19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真题探究 (共19张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温故而知新,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课内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共7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全解全练教师课件:课内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共75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到诧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