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届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广东省2018届中考语文课件:第3部分 专题1 (共79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2018届中考语文课件:第3部分 专题1 (共79张PPT),共60页。
考纲要求 摘取《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中关于“说明文阅读”的部分。
选篇特点 根据近十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篇目总结。
考点归纳 根据近十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总结。
一、(2012)见本书P183“考点课时串讲 第一课时”二、(20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10分)被妖魔化的沙尘暴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 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作者:李栓科。本文有删改)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解析】原文在第④自然段,但选项的表述“绝灭了一切物种”中漏了“适应干旱气候的”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符合。
11.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不能去掉。(0.5分)“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或:“过度”意为超过正常程度,准确地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1分)
“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或:“许多”意为一部分,准确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1分)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去掉这些词语与事实不相符合。)(0.5分)
1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4分)①沙尘暴的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②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③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无关。④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⑤沙尘暴有害也有利。⑥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加剧了其危害程度。(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可得满分,将一个要点分开回答只能得一个要点的分数)
三、(2009)见本书P186“考点课时串讲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串讲考点 文意转述、文章解析、概括说明内容。(2012广东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10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找到对应的文本信息。第二步:理解文意,对比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的异同,看是否有误。第三步:做出判断。
得分关键关键点1:“文意转述”要找出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的细微差异,再分析这些差异对原文的影响。关键点2:“文章解析”要尝试用题支内容解读文章,看是否有偏差。
实战链接文意转述:见本书P188《家养植物与小气候》第2题;P189二、第1题;P190《世上再无鲁滨逊》第1题;P191《从“雾都”到“霾都”》第1题。文章解析:见本书P188《家养植物与小气候》第1题;P189二、第2题。
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
思路引导A选项相关文本信息在第(4)段,具体有“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各国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
B选项相关文本信息在第(1)段和第(3)段,具体有“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某些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替代了药用明胶”。C选项相关文本信息在第(5)段。
尝试作答编者按:请在括号内填答案,横线上写解析。( ) 【解析】选项中是“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而原文第(5)段开头说的是“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毒性的检测和评估风险是两回事,故C选项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
失分错例错例1:D(原文还说明了如何“理性面对问题”,虽然选项内容没有提及,但不影响对文章条理的阐明,故选项内容符合原文意思。如果误选只能得0分)错例2:A(原文中虽然说的是“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但前文已经明确“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即使联系到化学知识也不难判断A选项符合原文的意思。如果误选只能得0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范围。第二步:划分文本层次,筛选文本信息。第三步:进行概括。
得分关键关键点1:概括时不仅要注意主要内容,还要注意次要内容。关键点2:紧扣表次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然后对相关语句进行筛选和概括。
实战链接见本书P190《世上再无鲁滨逊》第2题;P191《从“雾都”到“霾都”》第2题。题型对接2.(原卷第11题)阅读选文第(8)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分)
尝试作答①看颜色,毒胶囊颜色深;②看质地(成分),毒胶囊杂质多、易碎;③看工艺(质量),毒胶囊口比较松,易拧开。(一点1分)
失分错例错例1:先从颜色观察,颜色深的则是工业明胶;其次工业明胶质量较差,胶囊一捏就碎。(没有突出强调“毒胶囊”这一说明对象,主要信息漏掉一个方面,次要信息提取不全,只能得2分)错例2: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直录原文没有提炼,没有突出强调“毒胶囊”这一说明对象,主要信息只答出一个方面,只能得1分)
试题补充:《“毒胶囊”有多毒?》未讲解到的当年试题3.(原卷第12题)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4分)①用工业明胶替代药用明胶的只是少数黑心企业,不必恐慌;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毒胶囊”的危害性;③要掌握鉴别“毒胶囊”的方法;④吃铬超标的胶囊类药品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所说的那样发生基因突变,我们不必谈药色变。(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以上4分)
第二课时串讲考点 拟写文章标题、品味说明语言、阐述科学认识、解决实际问题。(2009广东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5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第二步:查找文中能体现说明中心的句子。第三步:筛选文中有效信息,可用的语句直接用作标题;如需另做拟写,力求简洁、生动、新颖。
得分关键关键点1:拟写前一定要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作者的情感意图。关键点2:力求新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实战链接见本书P189二、第3题。
尝试作答示例一: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原标题)示例二:接触自然示例三:还是“脏”点好示例四:健康应该容忍“脏”(能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即可)
失分错例错例1:自我保护也危险(接触自然不充分的起因的确是人过度的自我保护,但“自我保护”范围过大,如此拟题中心不明确,最多得2分)错例2:使用洁肤用品必须适度(文章的说明中心并不是洁肤用品的使用,如此拟写只能得0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分析词性,辨明词义。第二步:阐明其语境义及其表达效果。第三步:强调该词的使用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体现。得分关键关键点1:要对作者的用词进行肯定。关键点2:务必阐明其语境义。
实战链接见本书P190《世上再无鲁滨逊》第3题。
题型对接2.(原卷第12题)第(2)段画线句子中“尽量”这个词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尝试作答句中用“尽量”一词强调能不用就不用,尽可能地少用;(1分)而去掉“尽量”就变成绝对不能用了,这与事实及作者的态度不符。(1分)该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失分错例错例1:因为该词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点到了该词的表现力及使用该词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特点,最多得2分)错例2:因为使用该词符合作者态度,准确贴切且有表现力。(没有辨明词义且没有具体阐明其表达效果及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特点,不符合答题套路,只能得1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看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第二步:还原语境,明确答题范围。第三步:筛选信息,简要作答。得分关键关键点1:务必立足于原文观点。关键点2:采点作答,切忌空泛。
实战链接见本书P191《从“雾都”到“霾都”》第3题。
题型对接3.(原卷第13题)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第(9)段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一说法的合理之处。(4分)
尝试作答保持一些所谓的“脏”,除了可以刺激和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造成的伤害。(自己组织语言作答也可,两点作用一点2分,共4分)
失分错例错例1:最近国外就有一项研究证实了这种说法,所以这一说法是合理的。(虽然结合了文章内容,但没有讲出道理,只能得0分。事实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文)错例2:不干净并不是没营养。(属于脱离文章内容作答,只能得0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看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第二步:读原文,查找相关信息。第三步:分点归纳,简要作答。得分关键关键点1:围绕问题作答,不可答非所问。关键点2:切忌脱离文章观点、随意发挥。
实战链接见本书P188《家养植物与小气候》第3题。
题型对接4.(原创题)一位母亲坚持用婴幼儿洁肤用品给自己的宝宝洗澡,结果孩子反而经常得皮炎,请结合文章内容帮她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她提出合理建议。(4分)
尝试作答原因:洁肤用品抗菌功能强大,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1分)另外人工合成化学品刺激性大,对人的皮肤多有不良影响。(1分)建议:人尤其是婴儿自身有较好的清洁功能,洗澡用大自然恩赐的清水就足够了。(1分)使用洁肤用品必须适度,不然会反受其害。(1分)
失分错例错例1:原因:洁肤用品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建议:用清水给宝宝洗澡。(原因有偏差,建议较为单一,只能得2分)错例2:原因:使用洁肤用品是一种过度保护,容易伤害孩子的皮肤。建议:尽量不用或少用。(表述较笼统,最多得1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省2018届中考语文课件:第5部分 专题1 (共7张PPT),共7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2018届中考语文课件:第3部分 专题2 (共133张PPT),共6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2018届中考语文课件:第1部分 专题2 (共68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妇孺皆知,在劫难逃,忍俊不禁,鳞次栉比,销声匿迹,无与伦比,相形见绌,迫不及待,因地制宜,根深蒂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