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1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2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3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4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5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6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第8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1张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豁然开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篇 桃花源记一、文学(文体)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等,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7.四个带“然”的短语:(1)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2)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3)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4)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三、文言句式1.倒装句问所从来。(介词宾语前置,应为“问从所来”)
    2.省略句(1)(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2)(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省略主语、宾语)(3)林尽(于)水源。(省略介词)3.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四、主题思想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彼此和睦相处的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渴望。
    五、理解默写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____________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现桃花源人长久与世隔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2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一、文学(文体)常识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宾客集》。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具有篇幅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4.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三、文言句式1.倒装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疑问句宾语“何陋”前置,应为“有何陋”)(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分别应为“爱菊”“爱莲”“爱牡丹”)2.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濯(于)清涟而不妖。(动词“出”“濯”后面省略介词“于”)3.判断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用句末语气词“也”和“者”呼应,表判断)
    四、主题思想1.《陋室铭》这篇铭文,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绘,极力突出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2.《爱莲说》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厌恶和批判。
    五、理解默写1.《陋室铭》(1)用比兴引出所托之物——陋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明主旨的句子,也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对偶句写出陋室环境幽雅(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纵情谈笑的情景,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也是与陋室相类比的句子,或以古名贤自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爱莲说》(1)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莲高洁、质朴的品质,以示作者洁身自好。(2)从体态、香气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莲正直,通达事理,以示作者(君子)行为方正,美名远扬。(3)从风度方面描写莲的清高的品质,又有端庄仪表,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点明了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文言句式省略句(1)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发”后省略介词“于”)(2)(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省略主语)四、写作方法1.抓住景物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如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侧面烘托三峡夏季水流疾速的特点);2.抓住景物最有特点的时间进行描写(如写水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夏水—湍急;春冬—清悠;秋—凄婉);3.动静结合(如“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先写山,再写水,水又分四季写)。
    五、理解默写1.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侧面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浩大凶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7.《与朱元思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写作方法以“美”字统摄全篇。(1)意境美。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3)语言美。言简意赅,骈散结合。
    四、理解默写1.总领全文,概括写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仰视和俯视两种视角来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句子(描写山高水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山光水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山林景色的一日之美的两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文言句式1.倒装句(1)相与步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三、主题思想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乐观的情怀及恬淡的悲凉。
    四、理解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语句(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的理由。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句一: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二: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三: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句四: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相关课件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九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2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九上文言文知识梳理(共42张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下苦秦久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九上现代文、诗词(共2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九上现代文、诗词(共25张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吞山河,无与伦比,根深蒂固,轻而易举,持之以恒,袖手旁观,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开卷有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文言文知识梳理(共2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文言文知识梳理(共25张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